法治聚焦
PC版

天网2020行动8个月追回799名外逃人员 如何保障力度(2)

2020-10-22 12:48法治日报浏览:

  织密法网培养人才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已经与81个国家缔结169项引渡条约、司法协助条约、资产返还与分享协定,与5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金融情报交换合作协议。
  国家监委成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刑事司法协助中方中央机关后,分别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建立了反腐败执法合作定期会商机制,与加拿大签署了分享和返还被追缴资产协定,每年召开中国、美国反腐败工作组会议,先后与白俄罗斯、老挝、越南、阿根廷等国家反腐败执法机构签署反腐败执法合作谅解备忘录,首次与联合国签署反腐败合作谅解备忘录。
  中国不断巩固区域反腐败朋友圈,反腐败也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点领域。5月,“红通人员”强涛、李建东在缅甸落网并被遣返回国,就是中国与东盟开展反腐败国际合作的重要成果。
  2021年将在联合国纽约总部首次举办反腐败问题联合国大会特别会议,有专家认为,这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打击腐败工作的关注和重视。
  “实践证明,通过专项行动,一大批外逃多年的腐败分子被绳之以法,大量腐败资产被追回,腐败分子外逃以及腐败资产转移境外的现象得到一定程度遏制。”彭新林认为,有效破解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面临的难题挑战,应织密织追逃追赃的“法网”,完善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刑事缺席审判程序以及反洗钱法律体系,适时修订引渡法,实现劝返宽大处理制度化和规范化,构建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长效机制,特别是长期、稳定、常态化的国际合作机制,降低合作成本,不再就个案重启谈判。
  王文华提出,要大力培养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专业化人才,组建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专门队伍,多一些懂法律、懂外语、懂网络、懂经济的“四懂”人才。
  彭新林建议,办案人员应谙熟追逃追赃国内法,深入了解相关国际条约、域外重点国家法律制度、程序要求、证据标准等,才能有效履行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职责。(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