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聚焦
PC版

不法民间借贷的“坑人套路”(3)

2020-10-22 12:22正义网浏览:

  但冲业绩是真,优惠活动是假。随着介绍来的业务越来越多,卢某已无力支付利息和佣金。钱从哪儿来?这让他心里开始着急起来,为了填补资金窟窿,他决定向自己的同事借款,用来贴息和支付佣金。
  同事小吴就是其中一位受害者,卢某以“在外面做单子要短期周转,需要借钱做过桥垫资”为由向小吴借款,并许诺小吴一天能有千分之二的利息,年底更是有一天千分之五的高息,而且10到15天就能归还本金及利息。面对高额利息的诱惑,小吴信以为真,先后向其转账150余万元。刚开始还能收到还款,但后来小吴的钱是“只出不进”,几经催要后,钱没要回来,卢某也联系不上了。
  经查,像小吴这样的受害者还有30余人,卢某都是虚构帮客户“垫资过桥”的事实,大量借款进行资金周转。很多同事都是基于卢某在公司优秀的业绩表现,出于信任才把钱借给了他,也没有打借条。截至案发,卢某累计骗取2000余万元。卢某除了用这些资金“拆东墙补西墙”给贷款客户贴息、支付介绍人佣金、支付借款利息外,还有部分自己用于打赏主播、娱乐消费等。
  前不久,该案被移送至南京市浦口区检察院审查起诉。承办检察官初步审查后,发现该案受害人多达30余人,且多数被害人与卢某之间经济往来频繁,账目十分混乱。为查清犯罪数额,承办检察官及时要求公安机关聘请会计事务所对涉案账目进行严格审计,但审计结果与被害人报案金额差距较大。经承办检察官逐一核实,最终查清卢某尚有2400余万元未归还。针对部分被害人对涉案钱款去向提出的质疑,承办检察官多次耐心解答,并从与被害人沟通过程中梳理出补充侦查线索,要求公安机关调取卢某在某直播平台的消费记录、日常大额支出以及个人资产情况,进一步查明了钱款的去向。
  在审查起诉过程中,经承办检察官主动释法说理,卢某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表示后悔,并自愿认罪认罚。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题图设计:赵一诺)(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