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法
PC版

317天,违建终被拆除(3)

2019-02-21 16:45正义网浏览:

317天,违建终被拆除

  违法建筑物航拍照片 河道内违法建筑近景 检察机关牵头召开多部门联席会议 办案检察官使用无人机调查取证 
  淮河古称淮水,与长江、黄河和济水并称为“四渎”。江苏省盱眙县位于淮河下游,一代代盱眙人民在淮河两畔繁衍生息,视淮河为“母亲河”。2018年1月,江苏省盱眙县检察院民行科接到群众举报,称位于该县打石山附近淮河干流河道内新建的几栋建筑物长期空置,而建筑位置在河道口,存在防洪隐患。就此,一场历时317天的淮河保卫战拉开序幕。 
  先开工,手续慢慢等 
  打石山位于盱眙县城东30公里处。说起这座山,远近居民并不陌生。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打石山就是采石集中区,因矿石储备资源丰富成为名副其实的“金山”,前来拖运矿石的货车每天络绎不绝。近年来,随着政府对采矿业的严格管控,打石山渐渐安静下来。 
  2014年6月,盱眙县沿淮工业集中区迎来一家新入园企业——江苏某港口产业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口公司)。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使港口公司很快发展成当地的一家明星企业。 
  一边是扩大经营规模的需要,一边是有限的办公生产场所,物色优质地块成为业务量急剧上升的港口公司最为迫切的一项工作。2015年3月,港口公司将目光投向与其毗邻的淮河干流河道内的50亩土地。在一次公司高层会议上,港口公司负责人明确提出:“早上马,早投产,早出效益,至于审批手续可以慢慢等,慢慢靠,慢慢争取。”项目早开工,手续容后补,这样的定调为港口公司日后无法在规定时间内补办水行政相关手续埋下伏笔。 
  那次会议之后,打石山附近的居民发现,往来港口公司的工人多了起来,原干流内的河道开始进行土方回填。经过一年多的施工,2016年3月,占地50多亩、投资近亿元的两栋办公楼和四座仓库伫立在淮河干流河道内,黄色的建筑物外墙显得格外耀眼气派。 
  就在该项目即将投入使用之际,盱眙县河湖管理部门的一纸责令停止建设通知书送达港口公司负责人手中。没想到,当初说的“审批手续可以慢慢等,慢慢靠,慢慢争取”竟然一语成谶,昼夜赶工期建好的厂房从此不得不空置。而公司外部,由空置厂房引起的传闻不绝于耳,不明真相的村民纷纷猜测:那几栋楼可能“闹鬼”。 
  无人机空中取证 
  2018年1月,盱眙县检察院启动了为期三年的“大江大湖生态司法专项活动”,通过当地媒体开展集中宣传,大力推广“守护蓝天白云”“保卫母亲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生态保护理念。 
  同年1月中旬的一个下午,该院民行科干警丁铁城接到一匿名举报电话称:由于持续的降雨,位于打石山地区的“黄楼”因长期无人使用已被雨水灌入,而且“黄楼”占了河道,可能是违法建筑。新建的大楼,为何迟迟不投入使用?雨水侵灌这么严重的事,怎么不见企业第一时间进行清理,及时采取措施?这个神秘的“黄楼”到底是不是违法建筑?放下电话,丁铁城将疑问略加整理,汇报给民行科科长姜敬中。在第二天的民行部门工作会上,姜敬中请示分管领导后,决定第一时间启动调查程序。 
  回忆第一次去“黄楼”调查时的情景,丁铁城说:“那阵子恰逢连日多雨,当我们来到‘黄楼’跟前时,都对眼前的景象感到震惊。那几栋楼远远看去挺气派的,走近才发现,它们紧邻淮河干流河道,仓库后面还能看到尚未被土方填平的河塘,雨水侵入办公楼,里面一片狼藉。”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