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收费弯弯绕绕多!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收费乱象调查(3)
2020-11-19 14:09中国青年报浏览:次
“职业培训补贴为什么是学生个人申请,却由培训机构代领?”卢深林和同学询问该培训机构负责人,对方回复,学校的场地、电力、师资及教材的费用都需要花钱,国家有政策有文件,这个钱只补培训机构。
陈龙透露,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并不属于创业培训(实训)定点机构,也没有开展相关培训的资质,所以学校才会委托外部有相关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承接本校学生的创业培训项目。
陈龙记得,今年7月,期末考试结束后,学校将两个年级(17级本科、18级专科)3000余人强制留校培训。“再好的项目,怎么可能两个年级的大部分学生都自愿参加呢?”
陈龙怀疑,学校和培训机构间有猫腻,双方按比例“瓜分”了上面下拨的培训补贴。
而一名曾参与SYB+GYB创业培训项目的培训机构工作人员表示,该培训项目要想“挣钱”,必须得有“关系”,除了培训学校资质,还得有创培资质,不然没办法拿指标。此外,做项目还得和学校分成,这名工作人员表示不同学校价格不一样。
“优势不明显,‘校企班’每年多交的5000元学费意义何在?”
作为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李剑2019年入学时填报了该专业的校企订单班,入学后他发现,尽管比普通班的同学多交了5000元学费,可两者的课程没有任何区别,很多时候两个班的学生都在一起上课。
今年9月学校突然取消了该专业的校企合作班,李剑和校企班的同学都转入了普通班,学校承诺退还的5000元学费,至今未到账。
在采访中,不少在校学生向记者吐槽,号称“解决就业”的“校企订单班”:每年比普通班多交5000-7000元不等的学费,课程水,收费高,一些专业3年或4年下来都见不到应有的企业设备和实训课,无论是资金设备还是师资力量都没能落实。
而王乐鑫曾查阅了无人机校企订单班的企业方资料,发现该企业实质上就是一家无人机考证培训机构,其核心课程就是为民航局无人机考证。
卢深林还记得自己入学时,学院的一位老师说:每年多交5000元报个校企班,有企业的讲师来授课,还能对口实习,包就业。而后来同班同学告诉卢深林学校的另外一套说法:你们这届报普通班的人数太少,开不了班,只能报校企班。班里有近一半想上普通班的同学,就这样来了校企班。
可让卢深林失望的是,学校招生时宣传保证就业的校企班,并没有完全兑现承诺,“上届很多学长学姐毕业实习都去了电子厂,毕业后是自己找工作”。
一名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校企订单班的学生则告诉记者,在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合同已经解除的情况下,第三学年他们仍需上交5000元的校企合作费用,大三实习也和自己所学专业不对口。
王乐鑫不理解的是:既然一些校企订单班与普通班在就业、实习等问题上并未有任何优势,那么这3年来,每年多交的5000元学费意义何在?
陈龙发现,每年的入学季,在学校进行校企订单班招生宣传的并不是企业的技术人员,而是营销人员。他说,在招生宣传时,营销人员什么话都敢说,对口实习、对口就业、毕业起薪多少等等,一味地给学生画大饼,最后真正能兑现的非常少。
校方:没有强制学生实习,没有强调学生一定参加学校培训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11月10日致电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副董事长汪玉奇,对方表示采访请联系学校宣传部。记者拨打了该校宣传部部长何文学的手机,何文学表示,“学校确实有安排学生实习,实习是按照上面文件精神安排的。我们是应用型学校,要有实践教学,实习岗位确实没有完全做到100%的对口,学校也一直在努力。”
何文学称,学生实习都签订了三方协议,至于工作时长,学生去实习后,一些实习单位可能要求学生加班,“当然加班是有报酬的,有些学生不愿意加班,所以才会有这种负面情绪”。他同时表示,学生也可以自己找实习单位,每年学校都有学生自己找单位实习,只要有实习证明都可以认定。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