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聚焦
PC版

业绩注水花钱买榜,房企排行榜"猫腻"多(3)

2020-11-16 13:22新华每日电讯浏览:
  不同机构排行榜“数据打架”,同一企业排名相差数十名 
  业绩注水花钱买榜,房企排行榜“猫腻”多 
  花钱买榜已成为行业内公开的秘密。为了实现年度销售规模,一些房企让总包单位、销售代理公司、合作单位等假签约,有的甚至还直接花钱提高名次 
  房产排行榜乱象已困扰行业多年,虚假的数据不仅误导广大购房者,更容易给金融机构和决策部门提供错误信号,不利于稳房价、稳预期 
  排名靠前的房企,竟深陷债务危机?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不同机构发布房企排行榜。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排行榜经常“数据打架”,甚至同一家企业在不同榜单的排名相差数十名。
  对于房企排行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质疑声一直不绝于耳。有业内人士表示,房产排行榜乱象已困扰行业多年,虚假的数据不仅误导广大购房者,更容易给金融机构和决策部门提供错误信号,不利于稳房价、稳预期。
  榜单藏“猫腻”,数据注水多 
  目前,房地产行业比较知名的榜单,分别由易居企业集团下属的克而瑞研究中心、上海易居地产研究院、中国指数研究院、亿瀚智库等第三方机构发布。
  这些评测机构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从拿地、销售、净利润、负债和融资等不同角度,对房企进行排名。记者将这些排行榜进行对比,发现存在着较大差异。
  在中指控股、中国指数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0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成果》榜单上,近来屡屡抛售资产、债务缠身,且被穆迪将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至负面的泰禾集团,名列第31位。在这一榜单中,泰禾2017年排在27位,2018年、2019年稳居第23位。而在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发布的《2020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测评研究报告》中,泰禾集团非但没有进入100强,甚至在整个榜单中都难寻其踪影。
  和泰禾类似,浙江佳源集团在中国指数研究院百强榜单上位居38位,但在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榜单上却消失了。
  此外,在中国指数研究院今年的榜单上,不少知名企业也都不见踪影,如2019年销售额位居行业第8的新城控股地产、知名房企金地地产等。
  易居研究院发布的2018和2019房地产企业产品力排行榜中,有的企业排名一年内发生巨大变化。如2018年50强榜单中,并没有碧桂园,而2019年这家企业排行突然暴涨至第19位。
  不同机构发布的榜单,甚至同一机构不同年份的榜单,为何存在明显差异?多位业内人士介绍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房企给机构的数据不一样,或存在数据注水。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表示,部分房地产销售数据“虚胖”。比如故意强调数字较高的合同销售额,对权益销售额比较淡化,希望用更大的销售额数字,提高企业的行业地位、影响力。
  更大的可能是,房企与榜单发布机构存在咨询合作关系,也就是常说的花钱买榜。
  事实上,花钱买榜已成为行业内公开的秘密。朗诗集团董事长田明曾公开表示,为了实现年度销售规模,一些房企让总包单位、销售代理公司、合作单位等假签约,有的甚至还直接花钱提高名次。
  在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看来,排行榜是验证一家房企实力最直观的方式,于是美化数据便成为行业公开的秘密。“房企通常会与第三方榜单发布机构进行合作,合作费用关联到排名的高低,从几十万到上千万不等。”
  某位参与到榜单运作的闽系房企品牌营销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公司连续多年和相关的第三方机构有合作。中小型房企更看重榜单的排名,合作费用都是百万起步。”
  事实上,排行机构的权威性也早就存疑。2016年7月,民政部公布第九批“离岸社团”“山寨社团”名单,中国指数研究院的名字赫然在列。尽管如此,多年来,中国指数研究院仍每年发布榜单。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