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聚焦
PC版

新限塑令能否管住“白色污染”(3)

2020-09-28 12:56 法治日报浏览:

  据山东省某超市工作人员说,超市已经很多年不允许免费提供塑料袋了,尽管塑料袋很便宜,但索要塑料袋的顾客明显减少了。
  “以前大家来超市,不管买多少东西,都会要一个塑料袋提着回家,自从几年前塑料袋开始收费,有些买得少的人就不用塑料袋了,直接用手拿着就走了。有些顾客尽管买的东西比较多,但也会自带购物袋。有时候还经常能看到有客人拿着我们超市的购物袋来买东西。塑料袋收费以后,明显感觉大家开始循环利用了。”上述超市收银员张女士说。
  尽管超市提供的塑料袋使用情况有所改善,但有超市的管理人员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超市蔬果及散装食品区域提供的连卷袋的使用量则大幅上升。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经常出现市民一次连撕几个塑料袋,将多余的袋子塞进口袋的情况。且经走访发现,许多超市都有类似现象发生。
  冷饮包装催生大量垃圾
  影响口感美观不用纸杯
  2020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规定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7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9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至2020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这一政策颁布后,首先受到影响的当属餐饮行业。
  早在2018年,星巴克就宣布将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在其全球所有公司运营和许可的商店中禁止使用塑料吸管,并且鼓励消费者自带杯子喝星巴克。据媒体报道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的4000多家门店已经全部实现了塑料吸管的禁用。
  在河南省某地级市的星巴克里,《法治日报》记者见到柜台上给出的吸管已经全换成纸质吸管,店员表示全部换成纸质吸管已经将近一年了。“去年年初店内还有塑料吸管供顾客选择,大家都更愿意选择塑料吸管,导致纸质吸管无人问津,但现在已经采用纸质的了。”
  不过,在很多其他的连锁饮品店内,《法治日报》记者并未看到纸质吸管的身影,无论是店内就餐还是外带,店里提供的都是塑料吸管。大部分水果茶、奶茶都使用塑料杯装盛,但有些奶类饮品使用的则是纸质杯子。有店员表示:“使用纸质吸管还不如纸质杯子,一个杯子的体量能做很多吸管了。有些水果饮品实在没办法用纸杯,一是可能会影响口感,二是看起来也不美观。”
  比如,在山东省某地级市,在《法治日报》记者走访的一些饮品店,只有当顾客所点的饮品为热饮时,才会使用纸杯,其余饮品大多使用塑料杯。对此,某饮品店店员也表示:“塑料杯是透明的,有些饮品颜色比较好看,更有吸引力,而使用纸杯,就看不到饮料本身的颜色和样子了。”
  但在塑料袋的使用方面,饮品店的塑料袋使用情况相对而言较为好一些。在一些连锁奶茶店,店员通常会主动询问顾客是否需要打包,得到肯定答复时才会用塑料袋进行打包。当问及为何选择塑料袋而非其他替代性产品时,一家连锁奶茶店的店员表示,“这是总部统一配送来的,我们所有的店面都是统一的包装袋,也不存在成本高低的问题”。
  对一些出品量大的饮品店来说,除了堂食以外,还有大量的外带订单,而外带容易出现泼洒。在上述商家中,多数采用固定托盘加封口胶带,虽然除一家饮品店使用塑料托盘外,其余提供托盘的商家均选择纸质托盘,但为了封口而消耗的塑料胶带数量仍然可观。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饮品店都全部依赖于塑料包装袋。在北京一家饮品店,《法治日报》记者发现,收款台处摆放了大量的纸袋与塑料袋。被问及原因时,店家表示,与塑料袋相比,纸袋更为环保也更好看,顾客带走后也可以二次使用,但出于成本原因,只能提供给购买了价格更高的水果捞的顾客,而对于买饮品的顾客,则只能提供塑料袋。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