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聚焦
PC版

新型网络暴力有组织、有策划,形成一门黑产生意(3)

2020-07-21 13:56半月谈微信公众号浏览:
  原标题:更新“武器库”,运作假舆情!新型网络暴力有组织、有策划,形成一门黑产生意
  随着互联网对现实社会的介入和冲击,类黑社会型暴力顺势渗透倒灌网络,并呈现出爆发态势。作为不正当竞争的手段,升级版新型网暴日益呈现出组织化、群体化、利益化、产业化、规模化等苗头,不仅网暴时间大幅拉长,而且已很难“网络事网络毕”。
  被网暴者不仅个人遭受难以估量的心理和权利损害,其亲友乃至无关路人亦会被无辜牵连。施暴及策划者的目的常常也不是简单的情绪发泄,而是有着各种利益诉求。他们以网暴制造舆情,诱导甚至绑架相关部门采取对其有利的应对措施。当下,网暴施行者往往不能受到应有制裁,气焰日趋嚣张傲慢,不仅导致网络戾气蔓延,更给青少年群体带来严重不良示范,对旁观网民“三观”造成巨大冲击。

新型网络暴力有组织、有策划,形成一门黑产生意

  1、文、图、弹幕、视频,“武器库”日益充实
  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依托新的媒介平台和传播方式,新型网络暴力花样翻新,已从过去狭义的语言暴力,发展为文、图、视频等全方位攻击,危害日益严重。
  ——弹幕刷屏。“出殡”“暴毙而亡”“赶紧糊”“你全家死了”……在一些视频网站上,常常能看到大面积带有辱骂字眼的弹幕将整个视频画面填得满满当当,发布者不堪其扰,普通观众观感极差。弹幕本是视频网站用以增加用户参与度的工具,但当弹幕缺失管理时,弹幕的“想说就说”就变成了“啥都能说”,没有底线的脏话和攻击性话语抢占“弹幕”,使其变成新的网暴阵地。
  ——视觉冲击。施暴者在社交平台上给网暴受害者P遗照,某些画作甚至以肢解当事人躯体、给当事人抬棺为主题,内容极度暴虐血腥。不少网友表示“不敢看”“恶心”“留下很大心理阴影”。还有团体将此类图片印成卡片,通过邮寄方式实施线下恐吓。制作恐怖、血腥画作正成为新型网络暴力方式。
  ——恶意剪辑。打篮球的人被篮球暴打,正常的人被比拟为“鸡”、小丑、骷髅……随着“鬼畜”视频日渐“出圈”,不少视频制作者已脱离了善意娱乐的范畴,表现出显著的人身攻击、恶意丑化、传谣抹黑趋向。
  ——恶意“锤人”。前不久,“B站”清理“锤人视频”引发关注。所谓“锤人视频”,即视频创作者发布针对某个特定知名博主的声讨,向公众展示其“失德或违背法律”等相关行为。由于缺乏监管,锤人视频往往内容夸张,煽动性强,充斥着对他人的道德、法律指控,且真实性存疑。部分声讨者为流量制造争议,让视频内容戾气十足。被“误伤”的当事人往往很难消除负面影响,继而长期蒙受不白之冤。
  ——词条侮辱。社交媒体评论区向来是网络暴力重灾区,但近来评论暴力亦有“升级加码”趋势。过去,“一言不合就骂人”的“喷子”式评论暴力往往只出现在相关话题或当事人的主页之下。而如今,一些故意带节奏的网暴者会大量在与当事人或事件毫不相关的热门话题下带“被黑者”出场,借此败坏“被黑者”网络风评。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