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聚焦
PC版

部分开发区出"硕鼠"! 呼和浩特一处级干部疯狂敛财1.7亿(3)

2020-07-07 11:47正义网浏览:

  白海泉的履历不可谓不丰富。他曾在建筑工程公司工作,也曾在农牧水利局、粮食局外办驻广东办事处工作,还曾在呼和浩特市劳动就业局工作,其间筹建开源房地产公司并担任经理。 
  1997年5月,白海泉走上领导岗位,在呼和浩特市劳动局任纪检书记、党组成员,并于1998年11月至2004年7月,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先后任区委常委、政府常务副区长、区委副书记。 
  在办案中,检察人员发现,正是到开发区工作后,白海泉开始走上歧路。 
  白海泉在忏悔书中说:“自己错误地认为,地区经过自己和同志们的勤奋努力发展起来了,(自己)产生了收别人送的钱也是应该的犯罪心理,看着其他的同志和朋友家里都过上了非常好的生活,眼热,总想着他们的能力有的跟自己差很多,为什么都过得那么好?忘记了自己入党时的宣誓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对于自己的行为,白海泉非常悔恨,他说:“开发区是一个地区的经济试验田,国家给予的支持和特殊政策比较宽,我又是党政一把手,在一个地区一干就是10年,是企业家们必争的对象,他们需要我的支持。我的工作也需要企业家们投资的拉动。但最主要的还是我自己的私欲和腐败观念害了自己,也给国家造成了损失。” 
  检察官说案 
  白海泉案凸显部分开发区“一把手”监管难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 孙凯 
  10年间,白海泉与不法商人互相勾结,进行权钱交易,其中有3名商人累计向其行贿100多次,总金额近1亿元,令人瞠目结舌。这3名商人之所以长年累月向白海泉大肆行贿,就是因为白海泉作为金川工业园区“一把手”,手握“一支笔”、开会“一言堂”。白海泉大肆受贿10年之久才被发现,也凸显了部分经济开发区“一把手”监管难的问题。 
  ——关键岗位安插自己人。白海泉说,赵某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赵某办事他很放心。所以他把赵某安排到管委会土地规划建设环保局任局长,所有关于土地的事情他都交代给赵某办理。赵某对此心知肚明,产生了“投桃报李”的心理,所以即便在具体工作中发现白海泉交代办理的很多事情有违国家政策和法律,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不过问。 
  ——内部缺少监督制约。由于白海泉在金川工业园区既是党工委主要领导,又是管委会主要领导,导致研究讨论土地事项的“管委会主任办公会议”成为了白海泉谋求私利的工具,参会人员几乎不会对白海泉的提议提出任何不同意见。同事的放任和制度的缺失,使白海泉为所欲为、肆无忌惮。 
  ——不法商人“围猎”。正是由于白海泉手握大权,很多不法商人为了牟利便“围猎”白海泉。而白海泉也在成为金川工业园区管委会主要领导后,私欲不断膨胀。白海泉在忏悔书中说,自己错误地认为,开发区经过自己和同志们的勤奋努力发展起来了,自己收别人送的钱也是应该的。这样,白海泉与不法商人成为了勾肩搭背的“利益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施政行为公开制度,保证领导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缺乏监管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相关单位和部门必须把对“一把手”决策的监督放在首位,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建立横向纵向的监督体系,同时要完善相关制度,从体制机制上有效减少因权力滥用引发的职务犯罪。(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