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聚焦
PC版

揭秘电脑另一端的半仙(4)

2019-08-28 16:29 检察日报浏览:
  揭秘电脑另一端的半仙
  当前,在网上冒充大师诈骗的案件多发,形式也有了新的变化。封建迷信也搞起互联网+”,一些团伙冒充大师骗取钱财,这是典型的迷信诈骗行为
  2017年6月的一天,湖南妈妈张玉静正在浏览网页,电脑屏幕右下角忽然跳出一个领取“本命佛”的推广链接。好奇之下,张玉静点了进去,新弹开的网页显示,“本命佛”经在九华山寺庙修行的“大师”开光,可以驱灾避祸,详情添加“祥灵阁”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想起儿子正处于叛逆期,正需要这样的“法器”护身,张玉静毫不犹豫添加了微信公众号。在该微信公众号认识了“张老师”之后,张玉静在对方“购买法器可以护身”“做法事可以改变你儿子命格”等多种理由下,陆陆续续花费了21万元之巨。后经朋友提醒,张玉静才知道自己碰到了“网络大仙”。这个犯罪团伙,专门在互联网上以迷信手段诈骗他人,张玉静就是受害者之一。今年4月1日,该案(长沙市“12· 24”专案)在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法院公开宣判,58名被告人得到了法律严惩。
  进入网络时代,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却仍有部分人相信迷信,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诈骗分子也正是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编造“你有霉运”“可以给你改命格”“你需要法器护身”等理由诈骗钱财。今年6月,原广东玄义传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下称“玄义公司”)副总经理梅小华因涉嫌诈骗罪被移送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检察院审查起诉。2018年3月,梅小华入职玄义公司并成为股东。为了谋取不义之财,玄义公司招聘了大量工作人员,冒充能掐会算的“大师”,通过网络寻找“缘主”,然后进行诈骗。
  目前,利用互联网传播迷信进行诈骗的案件开始抬头。区别于原来走街串巷、通过熟人介绍等传统型的迷信活动,利用互联网进行的迷信诈骗活动往往呈现出新特点,比如涉案团伙公司化运作、集中培训骗人“话术”、利用互联网或电信(包括不限于网站、公众号、App、电话)等传播速度快、效率高的宣扬手段,受害者覆盖面广,涉案金额多等。这类案件频频发生,值得警惕。
  封建迷信也搞起互联网+”
  “当前,在网上冒充‘大师’诈骗的案件在各地有所抬头,形式也有了新的变化。封建迷信也搞起‘互联网+’,这是一种值得警惕的现象。这些团伙冒充‘大师’的目的就是骗取不明真相群众的钱财,这是典型的迷信诈骗行为。”湖北省襄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支队长李广涛向记者介绍,“网络迷信诈骗是游走在法律边缘的网络交易活动,这种犯罪的事实认定以及法律监管有一定困难。尽管现在市场监管部门在严厉打击宣扬迷信的行为,但是网络助推了迷信诈骗犯罪,该类诈骗案件在2017年之后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犯罪分子有的直播‘法事’,拍摄视频传给受骗群众;有的贩卖‘开光’法器再一步步引诱对方付出更多血汗钱;更可恶的是,有的冒充‘大师’,可以包治百病。有的不仅在微信上骗钱,现实生活中还用尽手段逼迫妇女和他们发生关系”。
  李广涛进一步分析道,现在的网络上,类似直播做法事,替人破财消灾的骗局开始堂而皇之地宣扬。实际上,所谓的“法师”“天师”,只是一个个坐在电脑前的微信客服,甚至连书都没念过的农民,而所谓的法师开光灵物,也只是批发来的廉价品。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