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施策精准铲除传销土壤(2)
2019-08-26 15:56法制日报浏览:次
“我在61栋2单元403。”曹立新随后给记者发来一个定位。
“在61栋。”王勇随即向先前跟随曹立新进入小区的两名辅警报告了位置。
“准备上楼!”汇合后,记者跟随此次行动的两名民警和四名辅警,敲门进入了403室房内。
一进屋,记者就看到,尽管屋内装修不算太好,但物品整齐有序,地板干净无尘。屋内4四名男子也穿戴整洁,配合民警询问。
“每个人拿出身份证来,都说说来干什么工作?”民警问道。
“来工作的,做项目。”一名穿着白衬衫的男子回答。
“做什么项目?什么工作要你们一本本抄笔记?”民警指着搜查出来的一本本手工抄写的笔记追问。屋内突然陷入一阵沉默。
“这些都是最低层级人员,生活过得也十分清苦。”记者跟随民警进入厨房时,发现桌上仅有一小盆面条,3个素菜。
在屋内3个房间里,记者看到了不少被誉为“传销圣经”的推销员书籍,书上大多都做了笔记。还有数十本笔记工整的《生活经营管理二十条》手抄本,具体内容包括衣服第二颗纽扣不能解开、出门时一定要带身份证、要按时睡觉、打扫卫生等。
不仅如此,他们还将每个房间当做一个“家庭”,每个“家庭”都由“家长”及四五名成员组成。他们还会制作表格,将每名“家庭成员”的学习、发展、自律等情况写在其中,包括是否发展人员、是否打扫卫生、学习态度如何、所处班次等。
据曹宝元介绍,凡有“新人”来到,他们就会召开迎新会,还会带着“新朋友”去不同的“家庭”学习,或让别人来“自己家”串门,通过问答形式交流行业运行规则。
记者在警方现场收缴的各类资料中发现了一本笔记本,上面写着“五天计划”,将在20天内经过4个计划定位定心定目标,学习如何融入组织,还写着如何由3800元赚到381万元、69800元赚到1040万元等。这些资料被传销人员视若珍宝,追崇膜拜。
“跟我父亲在一起的人,有的来了一年,有的已经来了两年。”事后,曹立新对记者说。
“进门后,我假借上厕所的机会,将定位传了出来。”曹立新眼里噙着泪水说,不理解父亲怎么会如此执迷不悟。
令人遗憾的是,8月20日晚,曹立新给记者发来信息说,曹宝元依旧对自己的“工作”深信不疑,并跟随之前被抓获的人员一同返回原来的住处。此次被查的人中有两人已多次被查,曹宝元走后就将手机、微信都拉黑了,又失去了联系。
传销组织日渐隐蔽
打击难度不断加大
传销是一种通过人传人的方式达至销售目的的非法活动,其所依靠的是参与者的社会资源和社交联系,层层分享利润,是一种经济犯罪。其本质在于通过发展下线实现财务的非法转移与聚集,并未创造社会价值,却严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引发治安刑事案件。有些甚至造成家破人亡的悲剧。
王勇曾多次参加集中“打传”行动,他坦言,如今,传销组织越来越隐蔽,有很强的流动性,尤其是低层级,经常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少传销组织被警方查获后,很快“人去屋空",案件的查办难度很大。
例如,曹宝元所在的传销组织,已经不限制人身自由,不收身份证手机,而是有“家长”关心日常起居生活,并交纳“公积金”等。同时,他们还鼓吹五级三晋制、责任制、出局制等制度,把传销描绘成一项利国利民的行业。
“父亲从来没有说自己参加了什么项目,就胡乱说过政府大楼有1040块砖,代表着3年挣1040万元等,让人摸不着头脑。”曹立新回忆说。
据警方介绍,这应该是传统的拉人头式传销,被称为“1040项目”,只要拉进一个人就有提成,拉来的人越多提成越多。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