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聚焦
PC版

北京向社会公布62家企业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2)

2019-06-29 14:03 法制日报浏览: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天玉看来,北京市人社部门发现用人单位存在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依法调查之后向社会集中公布,可以强化社会舆论监督,督促用人单位履行责任,同时对违法的用人单位产生震慑。
  建立欠薪保障制度
  惩戒劳动违法行为
  记者注意到,在18家公司中,餐饮公司数量最多,共有8家,占比接近一半。其中,北京爱炉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炉公司)拖欠劳动者工资金额最高,达492万余元。
  去年10月23日,有劳动者向朝阳区人社局投诉,爱炉公司拖欠劳动者工资。经调查认定,这家公司拖欠左某某等265名劳动者2018年8月至10月工资,共计492万余元。
  20多天后,朝阳区人社局向爱炉公司下达书面文件要求改正,但其逾期仍未改正。因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朝阳区人社局已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另一家名叫布鲁诺餐饮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的用人单位,则拖欠劳动者工资278万余元。其他几家餐饮公司拖欠劳动者工资几万元至几十万元不等。
  除了8家餐饮公司之外,科技或信息技术公司数量达到5家,居第二位。
  其中,北京建勋辉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勋辉煌公司)重大违法行为由北京市人社局查处。去年12月12日,北京市人社局接到劳动者投诉,反映建勋辉煌公司拖欠劳动者工资。北京市人社局经调查后认定,这家公司拖欠李某某等84名劳动者工资69万余元。
  今年1月23日,北京市人社局向建勋辉煌公司送达了整改通知,但其逾期未完全改正。今年2月20日,北京市人社局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责令公司支付李某某等84名劳动者的工资。这家公司逾期未履行行政处理决定。随后,北京市人社局将这家公司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
  值得注意的是,在18家涉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公司中,有两家公司被人社部门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去年8月27日,海淀区人社局接到劳动者举报,反映北京医联蓝卡在线科技有限公司拖欠劳动者工资。经查,北京医联蓝卡在线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医联公司)拖欠牛某等122名劳动者工资293万余元。
  去年12月25日,海淀区人社局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责令医联公司支付劳动者工资并加付赔偿金112万元,但其仍不履行。随后,海淀区人社局依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北京市人社局公布的信息显示,这18家企业均涉及拖欠劳动报酬,其中因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移送公安机关的有16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有两家。
  在沈建峰看来,经过近几年的治理,拖欠劳动报酬的现象已经大大减少,不再大面积发生,但在各地因为种种原因仍时有发生。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才能解决拖欠劳动报酬问题呢?
  沈建峰认为,劳动监察保障部门在事后解决工资拖欠问题上要积极发挥作用,通过行政救济手段尽快、有效地解决工资拖欠。从长远来看,还应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制定工资支付保障条例。目前,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条例已经列入国务院的立法规划。
  “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也应积极利用仲裁制度优势,对纳入劳动争议受案范围的工资拖欠争议依法优先处理。据悉,近期相关部门也会发布这方面的政策性文件。”沈建峰说。
  在王天玉看来,这62起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中,拖欠劳动报酬现象非常集中,对此,亟须建立欠薪治理的风险分担机制,比如欠薪保障制度。
  我国最早建立欠薪保障制度的地方是广东省深圳市。1996年,深圳市根据《深圳经济特区欠薪保障条例》设立欠薪保障基金,当时规定基金主要来源为向每家用人单位每年征收的欠薪保障费。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深圳市运用基金处理欠薪垫付案件1199宗,涉及10.55万名员工,共垫付欠薪3.44亿元,维护了员工获得工资的合法权益,保障了社会和谐稳定。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