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向社会公布62家企业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3)
2019-06-29 14:03 法制日报浏览:次
北京向社会公布62家企业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
巧借“黑名单”扼制欠薪
● 2018年9月以来,北京市人社局已经集中公布3批名单,总计62家企业涉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
● 人社部门发现用人单位存在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依法调查之后向社会集中公布,可以强化社会舆论监督,督促用人单位履行责任,同时对违法的用人单位产生震慑
● 应把劳动保障违法行为与信用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将责任落实至用人单位的负责人,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完善的保障
近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依法公布一批涉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企业名单,数量达18家,均涉及拖欠劳动报酬。
《法制日报》记者梳理发现,2018年9月以来,北京市人社局已经集中公布3批名单,总计62家企业涉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
接受记者采访的劳动法专家认为,人社部门发现用人单位存在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依法调查之后向社会集中公布,能够督促用人单位履行责任,同时对违法的用人单位产生震慑。在此基础上,应该穿透用人单位的“公司面纱”,直接将责任穿透至用人单位的负责人,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完善的保障。
集中公布违法企业
强化社会舆论监督
曾经在北京布局上百家门店的北京全时联盟便利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全时公司),近日因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被北京市人社局依法公开曝光。
北京市人社局公布的信息包括全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姓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住所等。信息显示,去年12月17日,北京市朝阳区人社局接到劳动者投诉,反映全时公司拖欠劳动者工资。
人社部门经调查认定,全时公司拖欠赵某某、闫某某等215名劳动者2018年8月至11月工资及2018年Q2、Q3绩效工资,共计788万余元。今年1月7日,朝阳区人社局向全时公司下达《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但其逾期未改正。因全时公司同时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朝阳区人社局已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包括全时公司在内,北京市人社局近日依法公布18家企业涉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
记者注意到,在18家公司中,拖欠劳动者工资数量最多的是北京金裕通惠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裕通惠公司),拖欠金额为2118万余元。
北京市人社局公布的信息称,去年11月8日,朝阳区人社局接到有关部门情况通报,反映金裕通惠公司拖欠劳动者工资。
经调查认定,金裕通惠公司拖欠陈某等219名劳动者2018年7月至10月工资及Q2、Q3绩效工资,共计2118万余元。去年12月7日,朝阳区人社局向金裕通惠公司下达《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但其逾期未改正。这家公司同样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朝阳区人社局已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进一步侦查。
北京市人社局称,此举是为了加大对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强化社会舆论监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据了解,北京市还将把以上企业记入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纳入人力社保社会信用体系。同时,北京市人社局还将与其他部门和社会组织依法依规实施信息共享与联合惩戒,加大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
中央财经大学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中心主任沈建峰认为,人社部门集中通报劳动用工重大违法行为,至少传递两方面信息。其一,人社部门处理工资拖欠的力度增大,这也是党和国家着力治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具体体现。其二,人社部门在解决用工违法行为时的手段更加多元化,过去主要是处罚、事后改正,如今还将通过“黑名单”进行预防、限制和柔性处理。
巧借“黑名单”扼制欠薪
● 2018年9月以来,北京市人社局已经集中公布3批名单,总计62家企业涉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
● 人社部门发现用人单位存在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依法调查之后向社会集中公布,可以强化社会舆论监督,督促用人单位履行责任,同时对违法的用人单位产生震慑
● 应把劳动保障违法行为与信用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将责任落实至用人单位的负责人,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完善的保障
近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依法公布一批涉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企业名单,数量达18家,均涉及拖欠劳动报酬。
《法制日报》记者梳理发现,2018年9月以来,北京市人社局已经集中公布3批名单,总计62家企业涉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
接受记者采访的劳动法专家认为,人社部门发现用人单位存在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依法调查之后向社会集中公布,能够督促用人单位履行责任,同时对违法的用人单位产生震慑。在此基础上,应该穿透用人单位的“公司面纱”,直接将责任穿透至用人单位的负责人,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完善的保障。
集中公布违法企业
强化社会舆论监督
曾经在北京布局上百家门店的北京全时联盟便利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全时公司),近日因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被北京市人社局依法公开曝光。
北京市人社局公布的信息包括全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姓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住所等。信息显示,去年12月17日,北京市朝阳区人社局接到劳动者投诉,反映全时公司拖欠劳动者工资。
人社部门经调查认定,全时公司拖欠赵某某、闫某某等215名劳动者2018年8月至11月工资及2018年Q2、Q3绩效工资,共计788万余元。今年1月7日,朝阳区人社局向全时公司下达《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但其逾期未改正。因全时公司同时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朝阳区人社局已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包括全时公司在内,北京市人社局近日依法公布18家企业涉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
记者注意到,在18家公司中,拖欠劳动者工资数量最多的是北京金裕通惠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裕通惠公司),拖欠金额为2118万余元。
北京市人社局公布的信息称,去年11月8日,朝阳区人社局接到有关部门情况通报,反映金裕通惠公司拖欠劳动者工资。
经调查认定,金裕通惠公司拖欠陈某等219名劳动者2018年7月至10月工资及Q2、Q3绩效工资,共计2118万余元。去年12月7日,朝阳区人社局向金裕通惠公司下达《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但其逾期未改正。这家公司同样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朝阳区人社局已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进一步侦查。
北京市人社局称,此举是为了加大对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强化社会舆论监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据了解,北京市还将把以上企业记入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纳入人力社保社会信用体系。同时,北京市人社局还将与其他部门和社会组织依法依规实施信息共享与联合惩戒,加大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
中央财经大学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中心主任沈建峰认为,人社部门集中通报劳动用工重大违法行为,至少传递两方面信息。其一,人社部门处理工资拖欠的力度增大,这也是党和国家着力治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具体体现。其二,人社部门在解决用工违法行为时的手段更加多元化,过去主要是处罚、事后改正,如今还将通过“黑名单”进行预防、限制和柔性处理。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