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方圆
PC版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之路(5)

2019-03-03 12:40求是手机报浏览:

  ——1978—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速为9.5%,远高于世界同期2.9%左右的水平。1979—201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达到18.3%。近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左右,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和动力源。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中国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为世界各国人民来华旅游、学习、经商创造了更好条件。中国不断扩大进口,为其他国家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大量中国企业走出去,促进了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2013—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货物贸易额累计超过5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超过700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22亿美元,创造了21万个就业岗位。
  ——中国坚持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向经济困难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加上改革开放前的对外援助,截至2016年,中国累计对外提供援款4000多亿人民币,实施各类援外项目5000多个,其中成套项目3000个,举办11000多期培训班,为发展中国家在华培训各类人员26万多名。
  ——未来15年,中国预计将进口24万亿美元商品,吸收2万亿美元境外直接投资,对外投资总额达到2万亿美元,出境旅游超过20亿人次,必将给世界各国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中国倡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秉持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为破解时代难题、化解风险挑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中国始终是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推动者,始终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动力源,始终是各国拓展商机的活力大市场,始终是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积极贡献者。
  国家的对外政策是国内政策的延伸。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对外开放道路,绝不是一种权宜之计,而是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郑重的战略抉择。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人类面临向何处去之际,着眼于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的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质上是和平发展道路,选择的是通过和平发展方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在地融入民族复兴的梦想之中。还要看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人民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彼此之间结成了平等友善的新型社会关系,这种新型的社会关系体现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关系理念和价值观中,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义,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国家的理念和价值观,是真心希望全世界共同发展,特别是真心希望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利,就是要恪守互利共赢原则,不搞我赢你输,要实现共赢。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日益密切,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同时,世界经济深刻调整,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受到冲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风险挑战加剧。要开放还是封闭,要互利共赢还是以邻为壑,在此历史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反复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这些重要申言,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登高望远,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国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和推动世界经济繁荣发展的坚定决心、坚强意志和大国担当,回应了国际社会的关切,指明了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前进方向。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