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剖身边案 警醒身边人 记者调查警示教育开展情况(2)
2019-01-29 10:40 人民日报浏览: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过去,一些处分决定发到单位党组织,在支部会上宣读一下,就进了个人档案,身边的党员没有真正把自己摆进去,警示教育效果有限。通过抓警示教育,许多同志认识到,执纪不是终点,防止“前腐后继”,就得回到“事故现场”剖析原因,把反面典型的教训说深说透,实现处理极少数、教育大多数的目的。
创新载体,教育入脑入心,防止党员干部当“观众”
1月19日14时,位于西直门西南角的中铝大厦四层多功能厅内,中铝集团固定每季度召开的警示教育大会如期而至。记者在现场看到,300人的会场座无虚席、气氛严肃。会场外2562名二、三级公司的党员干部通过视频会议同步接受警示教育。
“违反工作纪律,直接与供应商联系,供应商借机弄虚作假,获取不当利益”“主导并操纵食堂食材采购,不进行招标,市场调研走过场”“违规用公款购买香烟招待客户”……大会一开始,中铝集团下属的山西新材料公司、宁夏能源集团公司、中铝国际工程公司、西北铝业公司4家企业纪委书记分别通报本单位违规违纪典型案例。
记者了解到,从2015年7月中央巡视组进驻开始,中铝集团至今已累计召开20次警示教育大会,现在已固定每季度召开一次,至今通报违规违纪案例652起、2043人次。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制作案件警示录,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月等载体,中铝集团不断构建警示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过去我们太多干部被处分,如不及时自省反思,代价会更惨痛。”中铝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葛红林对记者说,从20次警示教育通报的违纪违法案件来看,性质严重的越来越少,受重处分越来越少,说明警示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一刻不能松懈。
采访中,很多单位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开展警示教育不能满足于开展几次活动,更重要的是使警示教育效果实起来,防止党员干部当“观众”,置身事外。
如何让警示教育取得实效,强化“不想腐”的自觉,很多部委和地方单位都在深入探索——
让违纪者现身说法。民政部福彩中心腐败案件一度引发社会关注,2018年9月、11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民政部纪检监察组会同民政部党组分别召开两次案情通报暨警示教育会,通报对13名局处级干部立案审查调查情况,其中,4名局级干部在会上主动作公开检讨。第一次通报会后,有7名局处级干部主动到驻部纪检监察组如实讲清了自己的违纪问题。
案件通报由“件对件”变成“面对面”。“以前,我们通报案例大多是文件式的,文件发到村里,村干部未必会认真看。”长期在一线工作的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区营盘镇纪委书记陈升安告诉记者,“现在,我们把通报会开到群众家门口,邀请村民一起参加,面对面通报,避免‘水过鸭背不留痕’。”
选取本地典型案例,以案明纪。在不久前开展的财政扶贫资金及“一卡通”惠民惠农资金管理使用问题专项治理活动期间,四川广元市朝天区纪委监委用发生在本地的典型案例,制作《“六大纪律”口袋书》,发放给全区12400余名党员干部;此外,通过召开处分决定宣布会、案发地民主生活会、违纪款清退现场会、警示教育会等一套组合拳,不断形成震慑。仅一个月时间,65名村组干部主动说明问题,上缴违纪款21万余元。
互动式警示教育课、参观党风廉政教育基地、旁听职务犯罪庭审、观看警示教育片、印发警示录……眼下,中央机关和各地都努力探索警示教育入脑入心载体,让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知敬畏、明底线、受警醒。
以案促改,补齐制度短板,促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