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服务
PC版

公证改革发展系列报道① 越来越多公证处不吃公粮更具活力(3)

2017-08-17 19:43法制日报——法制网浏览:
  在行政体制内的公证处工作了15年后,2015年,随着湖南公证机构体制改革的浪潮,吴永萍调入事业单位性质、自收自支的长沙市星城公证处担任副主任,从坐堂办证到主动服务,从墨守成规到锐意创新,她深切感受到改革给公证行业带来的勃勃生机,“完全摒弃了过去的办证理念和办证模式,呈现一种全新的工作状态”。

  近年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积极探索推进公证改革,加快机构改制,健全完善公证工作体制机制,激活行业活力,有效促进了公证法律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办证数量和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在全国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上强调,要加快推进行政体制公证机构转为事业体制公证机构,完善配套政策,深化合作制公证机构试点,进一步增强公证工作活力。司法部部长张军在全国公证工作会议上指出,推动公证事业发展,当务之急是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增活力。

  这意味着,全面深化公证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

  改革势在必行

  在四川省成都市区,事业体制的高新公证处去年办证9500多件、业务收入798万元,人均1188件、99.7万元。而与其近在咫尺的另一家行政体制的公证处,去年却仅办证320件、业务收入11.4万元,人均80件、2.8万元。

  放眼全国,差别依然显著。据统计,2016年,全国事业体制公证机构办证1178万件、业务收入40亿元,人均1216件、41万元;行政体制公证机构办证122万件、业务收入2.6亿元,人均415件、8.8万元。

  显而易见,公证行业,事业体制优于行政体制。然而,截至去年年底,全国3001家公证机构中,仍有行政体制公证机构894家,占29.8%。改革势在必行。

  实际上,早在2000年,国务院批准了司法部《关于深化公证工作改革的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就已明确,将行政体制公证机构转为事业体制。去年年底,司法部、中央编办、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公证机构改革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再次强调,抓紧将行政体制的公证机构转为事业体制。

  近年来,不少省份结合本地公证工作实际,制定改制工作方案,完善改制过渡政策,明确改革时间表,落实工作任务和责任人,有力推进改制工作。湖南、贵州、江西、河北等以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名义或联合编办等部门印发改革文件,推进行政转事业改革取得初步成果。

  去年9月,湖南省“两办”下发全国首个加快推进公证机构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了各市州党委、政府的公证改革主体责任,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公证机构撤并6家,完成事业性质转换57家;相应的,全省办证量同比增长15.09%,改制后公证员月收入平均增长一倍以上。

  江西省司法厅推动公证机构体制改革列入2017年省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工作重点任务。省“两办”印发深化公证机构体制改革的意见后,江西省广泛宣传发动、定期通报改革进展情况、省司法厅领导带队赴地方督导,确保改革落地。目前,全省55家行政体制公证机构完成改革任务,全省办证量同比增长10.3%。

  从2015年起,江苏省司法厅就提请省政府明确公证机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性质,不改革就取消年度评先创优资格,不改革就季度通报点名批评,各项政策倒逼全系统“必须改革、抓紧改革、改要改好”。目前,全省104家公证处,除几家正等待编办审批外,其余全部改为事业性质。

  总结经验,趁势而为。司法部明确提出要求,各地要在2017年年底前,将现有行政体制公证机构全部改为事业体制。部里将建立改革督查每月通报制度,及时跟踪督察,每月向全国通报一次改制进展情况,确保按时按质推进改革工作。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