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务e线
PC版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如何才能不裸奔(4)

2019-06-26 12:27 法制日报浏览:

  压实应用商店和开发者责任
  打击超范围收集用户个人信息和窃取隐私的App并非无法可依。根据有关规定,App未向用户明示并经同意,不得开启收集地理位置、读取通讯录等功能,不得开启与服务无关的功能,否则就将承担下架等责任。应用商店对此也负有监管等责任。同时,根据网络安全法,侵犯个人信息的,最高可处100万元罚款,并可责令其停业整顿,关闭网站、吊销证照。尤其是,根据刑法有关规定,非法获取行踪轨迹、通信内容等信息50条以上的,就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向一些非法过度收集和利用个人信息的App说“不”,根本不能靠弱势的消费者自觉发现和抵制,更不能靠唯利是图的应用商店及App开发者良心发现。而应靠监管部门积极作为,科学应对,妥善处置。具体而言,除制订强制标准外,还应注重监测、下架、屏蔽违规App,追究开发者和应用商店的违法乃至刑事责任。进而压实应用商店的审核责任和开发者的主体责任,让其多些对规则和用户权利的尊重。让用户真正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红利,而非在科技的发展下沦为毫无还手之力的“裸奔者”。(史洪举)
  相关链接
  2019年6月上旬,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组织开展了App违法收集个人信息问题专项调查,发现10多款手机App存在违法收集个人信息行为。经过线索评估、立案审查、证据固定后,检察院依法向开发运营上述App的互联网企业制发检察建议11件。上海市检察机关表示,将持续加强对App违法收集个人信息等问题的关注,切实履行公益诉讼职能,以创新思路和方法推进公共利益保护。
  2018年底,中消协对100款App的个人信息收集政策进行测评。结果显示大量App收集的个人信息与其实现的产品功能并无明确关联,甚至明显超出合理范围,其中有59款涉嫌过度收集位置信息,28款过度收集通讯录信息,23款过度收集身份信息。(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法务网咨询平台(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