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PC版

【改革·足迹 信访访谈“1+1”】新疆:转变工作作风 狠抓事要解(2)

2019-01-08 10:30新华社浏览:

  阿米娜·西日甫:近年来,于田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推动了全县信访形势进一步好转,为实现总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简要讲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信访渠道畅通。在传统写信、来访和电话信访的基础上,利用自治区信访信息系统建立网上投诉受理平台,健全了信、访、网、电“四位一体”工作网络,联通到村和社区这一级,多种渠道及时受理群众诉求,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同时,充分发挥“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和下沉住户干部的作用,在入户走访过程中,当好宣传员、信息员和调解员,面对面听取诉求,手拉手解决问题。二是信访形势平稳。一手抓“事要解决”,及时就地将群众合理诉求解决到位;一手抓宣传教育,引导群众逐级反映问题,理性表达诉求。三是信访形势向好。信访事项“三率”(受理率、办理率和满意率)不断提高,2017年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高达100%,群众满意率达99%。
  主持人:说到这儿,我们可以谈一下“枫桥经验”,请王局长给我们介绍一下新疆在夯实基层基础、源头化解矛盾方面是如何做的。
  王新波:好的,新疆这几年信访形势持续好转,我们的信访总量和进京访都是大幅下降。今年,国家信访局专门成立了一个调研组,对新疆信访工作进行了调研,认为新疆的做法值得推广,所以,9月份在新疆召开了全国信访矛盾化解攻坚现场推进会,总结推广新疆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信访矛盾化解攻坚的做法。会议结束后,在全国信访系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枫桥经验”的精髓在于: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问题。近年来,特别是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以来,新疆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党的群众路线贯穿于信访工作全过程,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转变干部工作作风,每年安排7万余名干部开展“访惠聚”驻村工作,一住三年,安排100余万名干部职工下沉住户与各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相当于组织了群众工作和信访工作的百万大军,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实打实解决困难问题,真情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推动绝大多数矛盾在基层得以化解,形成了具有新疆特色的“枫桥经验”:即紧紧围绕总目标,把信访工作特别是信访矛盾化解攻坚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源头性、基础性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善治为目标、以预防为基点、以党建为引领,组织发动群众维护稳定,“访惠聚”夯实基层基础,全面从严治党改进干部作风,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于民,多措并举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凝聚人心、贡献力量。
  我们充分利用“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等群众工作载体,坚持贴近群众、走进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在与群众唠家常、交朋友、认亲戚的过程中化解矛盾纠纷。主要做法是:
  一是常态化“访”。全区各级机关单位三分之一的干部下沉基层,入户走访,分析社情民意、梳理诉求问题、化解矛盾纠纷。充分发挥“访惠聚”工作队的优势,聚村头、进地头、坐炕头,把信访工作做到群众家门口,每年及时就地化解大量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不和谐因素,增加了和谐因素。“访惠聚”工作队每天坚持“早派工、晚研判”,建立“民情日记”、“诉求台账”,每天梳理群众反映的诉求困难,提出解决方案,落实化解责任,推动问题随发现、随解决,做到矛盾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化解在基层。有的群众讲:“我到村里反映问题后,我还没有回到家,问题就解决了,这样的干部亚克西!”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法务网咨询平台(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