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环翠区诉前调解为百姓解忧(2)
本网讯:在威海市环翠区诉调对接中心,70岁的调解员徐承刚仍在忘我地工作着,他时不时地查阅典籍,在本子上记录着重点信息。作为环翠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重要的一环,他不敢有半丝松懈。在环翠区,像他这样兢兢业业为群众服务的调解员还有数百人……
作为诉调对接的先行军,威海市环翠区探索建立了三级诉调对接网络平台,即,在纵向建立健全区、镇街、村居三级调解委员会的基础上,区级成立诉调对接中心,8个镇街分别成立诉调对接分中心,185个村居设立诉调对接工作站,构建了区、镇街、村居三级诉调对接网络。同时与法院庭前调解工作对接,形成了“纠纷诉前调解+非诉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立案后委托调解”的分层递进多元解纷模式。
多元解纷网络全覆盖
被一件案子缠身多年的市民王某之前一直苦恼不已,但最近,这件案子在人民调解员的帮助下终于圆满解决,现在王某逢人就夸调解员队伍好,为民解忧不怕烦。目前,在环翠区,多元解纷模式已小有名气,人们遇到糟心事,首先想到找人民调解员寻求帮助。
加强基层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是环翠区落实法治威海、法治环翠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近五年来,环翠法院收结案数量一直居全市基层法院前列,是名副其实的收结案大户,并呈现案件基数大、办案压力大、办案难度大等特点。2012年至今,环翠区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42478件,审执结39952件(编者注:含旧存,下同)。一线法官人均结案309件,案多人少矛盾较为突出,且刑事案件收案数连续多年呈稳定增长态势,劳动争议案件受理数持续增长,涉外来人口案件数量常居高态,案件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和群体化的趋势。在这样的形势下,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显得尤为必要,发展调解力量是缓解诉讼压力的重要途径,多元解纷机制是整合调解力量发挥最优效果的平台。
环翠区积极构建调解组织网络,法院成立诉调对接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院诉调对接工作决策、部署和督察。在此基础上,延伸对接触角,先后与区司法局、村居调委会、社区调委会以及镇街调委会等职能部门建立横向沟通互动,形成以区法院立案大厅的诉前调解室为中心,辐射城市社区、村居、镇街的三级诉调对接模式,真正实现辖区内调解组织的“大对接”和“全覆盖”。
在人员方面,环翠区法院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招录了4名为人公道正派、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人民调解员,作为诉前调解中心的专职调解员。村居调委会主任经村居党组织推荐、镇街司法所考察确认后,由区司法局统一聘用,主要负责辖区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城市社区调委会注重发挥网络协管员参与调解的作用,同时充分推进律师进社区工作,制定律师值班表,律师调解员按期坐班,参与社区各类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各镇街调剂1至2名沟通协调能力强的人员充实到司法所,成立镇街调委会,负责本辖区的调解工作。
司法引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诉调对接机制,有效缓解了诉讼压力。在三级诉调对接网络的作用下,环翠区消化的纠纷数量约占同期受理民商事案件总数的30.1%,民商事收案总数同比下降了9.25%,增长率下降了50%,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的案件支持和确认率均为100%,诉前调解成果显著,走在全市前列。
梯次构建调解员队伍
徐承刚从事调解工作已30余年,从威海市中医院院长、党委书记任上退休后,闲不住的他专职做起了调解员。记者见到徐承刚时,他正在处理一起棘手的案件。据他分析,原告主体资格可能存在问题,在纠纷关系相对明确的情况下,他建议采用调解的方式达到多方共赢。为帮助当事人化解矛盾,徐承刚列出了调解图样,分析四方关系,捋清他们的关系脉络后,找出最优解决方案,将通过电话与当事人逐一沟通,或通过约谈的方式从中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