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聚焦
PC版

流量造假乱象频发 亟待多方合力严管(2)

2021-01-07 13:01经济参考报浏览:
  最近,针对网络直播带货数据流量造假乱象,国家网信办发布《互联网直播营销信息内容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指出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不得发布虚假信息,欺骗、误导用户;不得虚构或篡改关注度、浏览量、点赞量、交易量等。记者调研发现,不仅是网络直播带货,当前网络平台虚假流量乱象频发,已形成了庞大的黑灰产业链,破坏市场竞争环境、扰乱舆论生态,暴露出平台管理和依法监管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引流”手段繁多 黑产业链已形成
  近期,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点名数位明星,指出其在“双11”直播中疑似造假刷单,对观看人数、销售数据“注水”。
  无独有偶,抖音安全中心宣布,截至2020年11月30日,该中心的“啄木鸟专项行动2020”已经处罚涉嫌刷粉刷人气的账号超过120万个,封禁违规直播账号达67380个,其中涉嫌无人直播被封禁账号约1.5万个。
  记者调查发现,流量造假已形成完整且庞大的黑产业链,从各种网站、电商平台、生活服务平台,再到社交媒体,手段繁多、无处不在。目前,不法分子较为常见的“引流”手段为采用“群控”方式刷量及利用黑客技术攻击后台以达到“引流”效果。
  “群控”的本质是通过使用多部真实手机或模拟多部手机,在手机中安装脚本软件来控制手机上的App,修改手机软硬件信息,达到模拟人工使用App的效果。这类软件一般都打着“移动互联营销的旗号”,一套USB集线器设备配合软件就可使用,“入门级”群控30部手机,报价近3万元。群控数量越多,价格则越贵。
  在调查过程中,记者从一个QQ群中得知了一种疫情期间“兼职的好办法”——“攻链”,即同样通过内置脚本,用手机自动模拟人工点击新闻、视频App等,达到平台阅读量的指标后获取奖励。这位网民告诉记者,一台手机一天能变现30元到50元,投入100台手机就能日赚3000元到5000元。
  除了通过“群控”手段点赞、评论、转发刷量,还有不法分子利用此技术刷高App下载量,骗取推广费用。此前,北京警方在广东警方的配合下打掉一个利用计算机软件控制大量手机虚拟下载安装App产品骗取推广费的犯罪团伙。办案民警在抓捕嫌疑人时发现,涉案公司内有多面“手机墙”,每面“手机墙”由近百部正在运行的手机组成,通过自动程序重复着从手机App市场点击、下载并安装运行软件的动作。
  记者了解到,利用黑客“暗链”技术非法“引流”,以诱导性的方式增加流量也是新手段之一。北京市公安局网安总队办案民警介绍,2020年初,北京市多家单位、企业网站出现点击后自动跳转到境外赌博网站的情况。警方侦查发现,不法人员利用黑客技术,将境外赌博网站的“暗链脚本”嵌入这些网站后台服务器,使点击或搜索访问时显示赌博网站信息,为境外赌博网站推广引流。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让数据造假门槛和成本快速降低。”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安全对抗技术研究所所长闫怀志说,虚假流量花招迭出、渐成顽疾的背后驱动力是巨大的利益链条,特别是一些平台为了流量,甚至和数据造假一方齐穿上“皇帝的新衣”,心照不宣地共同上演一场“互嗨大戏”。
  关键因素致流量造假难管难治
  记者采访了解到,当前,一些虚假流量迷惑性和隐蔽较强,其本质是个人信息泄露后的再次“变种”,成为数据造假难管难治的根源。一位办案民警告诉记者,很多制造虚假流量的不法分子手中平台账号都是通过QQ群、微信群、贴吧等渠道打包买来的,这些账号早期被其他不法人员利用黑客手段破解并出售。同时,由于很多社交或电商、短视频平台可以通过同一账号“关联登录”,致使不法分子手中的这些账号可以用来刷不同平台的数据流量。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