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这种事你们也敢教?——违法“反催收”乱象调查(3)
2020-11-20 12:52新华网浏览:次
新华社上海11月19日电 题:大胆!这种事你们也敢教?——违法“反催收”乱象调查
新华社记者兰天鸣
临近年底债务清结高峰期,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有一批违法从事债务“反催收”活动的组织和个人活跃在线上线下。监管机构工作人员与专家认为,此类活动扰乱金融市场正常秩序,增大逃废债风险,金融、网信等职能部门应联手加大打击力度。
违法“反催收”乱象再“冒头”
“打击恶意逃废债”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记者从多地监管机构了解到,合规催收是金融机构通过合法手段控制贷款风险的重要环节。目前市场上活跃的“反催收”组织和个人,并不是以通过合法手段对抗暴力催收为目的,而是打着能为债务人减免债务的幌子,教唆、煽动债务人逃避债务甚至以违法手段拒绝偿还债款,并借此牟利。
记者在QQ上发现多个以“反催”“反催收”“反催狗”等命名的群,用户人数众多。记者入群后了解到,群内“反催收专家”大多是已在多个网贷和信用卡平台借款且无力偿还的“老赖”。所谓“专家”在群内有偿传授“撸口子”技巧,即如何找到并从审核较松、催收较少、能逃避征信监管的网贷平台借钱。甚至有人鼓吹掌握了“反催收”技巧可以对年利率超过200%的超高利网贷“来者不拒”。
记者还发现,在闲鱼、淘宝等平台上也有不少卖家有偿提供“免息”“停催收”“避免刑事责任”等“反催收”服务,收费30元至5000元不等。还有卖家要求从减免的债务中提取30%“服务费”。
从事有偿“反催收”服务的人员部分是债台高筑、频遭催收的债务人,有的此前自己就是催收人员。一名“反催收”员告诉记者,自己曾在北京一家商业催收公司工作,收入每月不足万元。“我知道催收员的‘死穴’在哪,客户也更愿意合作,抽成也多,一个月勤快点至少能赚2万元。”
网上还存在以“反催收”为“饵”坑骗钱财的情况。来自兰州的小刁告诉记者,自己曾在某短视频平台上联系了名为易达在线的团队,销售承诺能帮其免除9000元的网贷利息。
“销售推荐我购买4988元的服务,3至5天就能免除利息。但付款后却只发给我网上抄来的三大段话术。协商退款时,销售人员直接把我拉黑。”小刁说。
“浑”、骗、怼:“反催收”三大套路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认为,当前的“反催收”活动一般会有计划、有套路地激化债务人与催收团队、金融机构的矛盾,通过“把事情搞大”来达到减免利息、逃脱债务甚至敲诈勒索的目的,这种“反催收”行为本身就是逃废债的一种表现。
——靠“浑”,用恶意投诉减免债务。一名“反催收”员告诉记者,“要刺激催收员,让他们暴怒、骂人,录音后向各地银保监会或互金协会群发投诉,就可以向催收公司提出赔礼道歉、索要赔偿、免息、减免本金的要求。”
新华社记者兰天鸣
临近年底债务清结高峰期,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有一批违法从事债务“反催收”活动的组织和个人活跃在线上线下。监管机构工作人员与专家认为,此类活动扰乱金融市场正常秩序,增大逃废债风险,金融、网信等职能部门应联手加大打击力度。
违法“反催收”乱象再“冒头”
“打击恶意逃废债”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记者从多地监管机构了解到,合规催收是金融机构通过合法手段控制贷款风险的重要环节。目前市场上活跃的“反催收”组织和个人,并不是以通过合法手段对抗暴力催收为目的,而是打着能为债务人减免债务的幌子,教唆、煽动债务人逃避债务甚至以违法手段拒绝偿还债款,并借此牟利。
记者在QQ上发现多个以“反催”“反催收”“反催狗”等命名的群,用户人数众多。记者入群后了解到,群内“反催收专家”大多是已在多个网贷和信用卡平台借款且无力偿还的“老赖”。所谓“专家”在群内有偿传授“撸口子”技巧,即如何找到并从审核较松、催收较少、能逃避征信监管的网贷平台借钱。甚至有人鼓吹掌握了“反催收”技巧可以对年利率超过200%的超高利网贷“来者不拒”。
记者还发现,在闲鱼、淘宝等平台上也有不少卖家有偿提供“免息”“停催收”“避免刑事责任”等“反催收”服务,收费30元至5000元不等。还有卖家要求从减免的债务中提取30%“服务费”。
从事有偿“反催收”服务的人员部分是债台高筑、频遭催收的债务人,有的此前自己就是催收人员。一名“反催收”员告诉记者,自己曾在北京一家商业催收公司工作,收入每月不足万元。“我知道催收员的‘死穴’在哪,客户也更愿意合作,抽成也多,一个月勤快点至少能赚2万元。”
网上还存在以“反催收”为“饵”坑骗钱财的情况。来自兰州的小刁告诉记者,自己曾在某短视频平台上联系了名为易达在线的团队,销售承诺能帮其免除9000元的网贷利息。
“销售推荐我购买4988元的服务,3至5天就能免除利息。但付款后却只发给我网上抄来的三大段话术。协商退款时,销售人员直接把我拉黑。”小刁说。
“浑”、骗、怼:“反催收”三大套路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认为,当前的“反催收”活动一般会有计划、有套路地激化债务人与催收团队、金融机构的矛盾,通过“把事情搞大”来达到减免利息、逃脱债务甚至敲诈勒索的目的,这种“反催收”行为本身就是逃废债的一种表现。
——靠“浑”,用恶意投诉减免债务。一名“反催收”员告诉记者,“要刺激催收员,让他们暴怒、骂人,录音后向各地银保监会或互金协会群发投诉,就可以向催收公司提出赔礼道歉、索要赔偿、免息、减免本金的要求。”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