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售假会触发系统被移送司法机关(2)
2020-10-27 14:11法治日报浏览:次
阿里安全协助警方侦破直播售假案
直播售假会触发系统被移送司法机关
前一秒,女主播还在试穿产品;后一秒,镜头里突然出现一群便衣警察,直播戛然而止。
这戏剧性的一幕,就发生在近日登上热搜的上海首例网红直播售假案中。拥有百万粉丝、年收入上千万元的头部主播廖某,怎么也没想到,一场卖货直播竟然演变成抓捕现场直播。
据了解,这一案件的侦破,正是警企合作的成果,由阿里安全协助上海警方侦破。“无论是图文网页时代,还是现在热得发紫的直播,我们都致力于扶持好的主播和商家,帮助主播提升选品能力,更好地服务消费者,但有一条底线谁也不能碰:假货。”负责直播风控业务的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高级专家张茜说。
值得注意的是,直播售假的行为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规制。除电子商务法、《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之外,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又发布了《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针对网络直播营销中售卖假冒伪劣产品等问题,根据产品质量法,重点查处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伪造商品的产地、伪造或冒用他人厂名厂址、销售“三无”产品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商品等违法行为。
直播带货被警方带走
从曾经风光无限的网红主播,到在众目睽睽之下沦为阶下囚,廖某的人生拐点来得颇为突然,却又是一种必然。
8月28日这一天,廖某像往常一样,在位于杭州的某服装公司直播间内,频繁试穿着各类女装产品,数以万计的粉丝正在通过网络围观这场直播。
没有人知道,廖某已经被警方盯上了。据上海警方近日通报,今年6月,上海虹口警方接到报案称,有“网红”主播在某电商平台直播间内销售假冒该企业品牌的服饰。经过初步调查,警方锁定这名“网红”主播正是廖某。警方关注廖某的直播间,发现其存在知假售假嫌疑。
据办案民警介绍,这些商品有着某些奢侈品的专有设计和图案标识,但在直播中,廖某不会提及这些商品的品牌名称,而是用一些具有极强指向性的奢侈品品牌或款式的代号进行介绍。展示时,商品商标会贴上胶带,商品链接的图片上还会作相应的处理。而这些商品出售的价格是正品店内的几十甚至几百分之一,显然是挂着奢侈品标签的假冒商品。
警方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为了逃避监管和追查,直播结束后,廖某的直播团队会删除所有涉及假冒产品的购买链接、回看视频等。在为期两个月的侦查过程中,警方已经将其所有涉嫌售假的直播活动录制了下来。8月28日这天,廖某被警方带走。
据介绍,廖某作为一名主播,是售假环节中的传播者,而实际货源是由不法商家提供的。警方侦查发现,与廖某合作的上百个商家中,涉嫌销售假冒奢侈品的有近30家。造假商家会支付高额出场费找廖某带货,然后再根据销售额给廖某团队提成。
目前,本案中已有41名嫌疑人被批捕,警方还在进一步追查曾与廖某合作并存在售假嫌疑的商家。
把关治理机制已成熟
近年来网络直播平台发展迅速,今年在疫情催生的“宅经济”中,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在刺激消费、满足消费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方面,直播经济具有不可小觑的优势,但与此同时,网络主播夸大宣传、知假售假,侵犯消费者权益的问题也时有发生。
净化网络直播平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各方合力。为规范网络直播带货行为,电子商务法、《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等多部法律规范已先后出台。
直播售假会触发系统被移送司法机关
前一秒,女主播还在试穿产品;后一秒,镜头里突然出现一群便衣警察,直播戛然而止。
这戏剧性的一幕,就发生在近日登上热搜的上海首例网红直播售假案中。拥有百万粉丝、年收入上千万元的头部主播廖某,怎么也没想到,一场卖货直播竟然演变成抓捕现场直播。
据了解,这一案件的侦破,正是警企合作的成果,由阿里安全协助上海警方侦破。“无论是图文网页时代,还是现在热得发紫的直播,我们都致力于扶持好的主播和商家,帮助主播提升选品能力,更好地服务消费者,但有一条底线谁也不能碰:假货。”负责直播风控业务的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高级专家张茜说。
值得注意的是,直播售假的行为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规制。除电子商务法、《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之外,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又发布了《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针对网络直播营销中售卖假冒伪劣产品等问题,根据产品质量法,重点查处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伪造商品的产地、伪造或冒用他人厂名厂址、销售“三无”产品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商品等违法行为。
直播带货被警方带走
从曾经风光无限的网红主播,到在众目睽睽之下沦为阶下囚,廖某的人生拐点来得颇为突然,却又是一种必然。
8月28日这一天,廖某像往常一样,在位于杭州的某服装公司直播间内,频繁试穿着各类女装产品,数以万计的粉丝正在通过网络围观这场直播。
没有人知道,廖某已经被警方盯上了。据上海警方近日通报,今年6月,上海虹口警方接到报案称,有“网红”主播在某电商平台直播间内销售假冒该企业品牌的服饰。经过初步调查,警方锁定这名“网红”主播正是廖某。警方关注廖某的直播间,发现其存在知假售假嫌疑。
据办案民警介绍,这些商品有着某些奢侈品的专有设计和图案标识,但在直播中,廖某不会提及这些商品的品牌名称,而是用一些具有极强指向性的奢侈品品牌或款式的代号进行介绍。展示时,商品商标会贴上胶带,商品链接的图片上还会作相应的处理。而这些商品出售的价格是正品店内的几十甚至几百分之一,显然是挂着奢侈品标签的假冒商品。
警方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为了逃避监管和追查,直播结束后,廖某的直播团队会删除所有涉及假冒产品的购买链接、回看视频等。在为期两个月的侦查过程中,警方已经将其所有涉嫌售假的直播活动录制了下来。8月28日这天,廖某被警方带走。
据介绍,廖某作为一名主播,是售假环节中的传播者,而实际货源是由不法商家提供的。警方侦查发现,与廖某合作的上百个商家中,涉嫌销售假冒奢侈品的有近30家。造假商家会支付高额出场费找廖某带货,然后再根据销售额给廖某团队提成。
目前,本案中已有41名嫌疑人被批捕,警方还在进一步追查曾与廖某合作并存在售假嫌疑的商家。
把关治理机制已成熟
近年来网络直播平台发展迅速,今年在疫情催生的“宅经济”中,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在刺激消费、满足消费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方面,直播经济具有不可小觑的优势,但与此同时,网络主播夸大宣传、知假售假,侵犯消费者权益的问题也时有发生。
净化网络直播平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各方合力。为规范网络直播带货行为,电子商务法、《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等多部法律规范已先后出台。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