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聚焦
PC版

新一轮反腐风暴吹向医疗领域(3)

2020-08-04 09:27法治日报浏览:

  庄德水认为,今年整治医疗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重在强调医院党委及监管部门履行主体责任,层层压实监督的责任,医院党委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同时注重典型医疗领域腐败案件和不正之风问题的查处。
  一个可资佐证的事实是,今年6月3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布了四川省成都市纪委监委通报4起医疗卫生领域突出问题典型案例。
  邛崃市平乐镇卫生院原院长蒲飞违规收受药品销售回扣问题,正是其中一起典型案例。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蒲飞在担任邛崃市平乐镇卫生院院长同时主持下坝乡卫生院工作期间,在上述医院的药品采购过程中,明知供药企业有请托事项,仍然利用工作之便,先后多次收受医药公司给予的药品销售回扣共计几十万元。2017年11月,蒲飞受到开除处分。
  根据公开资料梳理,这也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首次集中通报此类典型案例。
  压缩医院寻租空间 推动医疗体制改革
  6月2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刊文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卫健委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人说,将加大压力传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要求,围绕医疗卫生领域突出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整治。
  这名负责人还介绍,目前已采取的相关措施包括:建立行风建设管理部门与驻委纪检监察组的配合协作机制,要求涉纪涉法问题线索及时向纪检监察部门移送,快查快办,“一案三查”;探索建立全系统行风建设工作的统一管理机制,指导省级卫生健康部门、大型三级公立医院配备专职行风建设干部等。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其中提出,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协调和督察机制。制定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责任追究及督察机制政策文件等。
  彭新林认为,今年以来,医疗卫生领域正风反腐相关措施密集发布,包括典型案件通报曝光力度加大,主要目的还是形成风清气正的行业新风。同时,坚持刀刃向内,巩固“全覆盖、无禁区、零容忍”的反腐高压态势,切实解决医疗卫生领域存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医疗卫生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的科学有效治理,需要综合施策、多措并举,要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系统惩防体系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紧密结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综合运用发展、改革、管理、监督等办法,从源头上铲除该领域腐败问题滋生蔓延的土壤。”彭新林建议。
  庄德水认为,随着监察法、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法律的实施,加强对医院公职人员的监督和管理,有利于从法治反腐的角度规范医院的运行,也有利于对医务人员特别是医生处方权行使实行全程监督和制约,减少医院寻租和实施腐败的空间。
  “监察法、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法律的实施也对医院公职人员形成震慑,让医院工作人员认识到党纪的严肃性、国法的权威性,让医院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医院内部的腐败问题,清除医疗领域的腐败毒瘤。医院是治病的地方,为了治好医院本身的‘病’,必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解决自身的腐败问题。”庄德水说。
  庄德水还建议,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由相关部门出台治理医疗领域腐败的专门方案和管理制度,压缩腐败空间,减少医疗领域腐败存量;对医疗领域腐败问题露头就打,遏制医疗领域腐败增量。
  在庄德水看来,医疗领域掀起的反腐风暴,可以对医疗领域保持高压反腐态势,在推进正风反腐过程中,探索出一条从根源上解决医疗领域腐败问题的创新之路,通过医疗领域的反腐败,推动医疗体制的改革。(记者 陈 磊 见习记者 刘紫薇)(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