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聚焦
PC版

违规收钱当“生活补贴” 疫情防控检查组被红包击倒(2)

2020-07-06 19:17中国纪检监察报浏览:
  被红包击倒的疫情防控检查组
  提起端午节前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点名通报的事,郭龙虎懊悔不已:“自觉羞愧,无颜面对。”原本是山西省临汾市蒲县应急管理局党总支书记、四级调研员的他,因为一起违纪违法行为,受到撤销党内职务、政务撤职处分,降为二级主任科员。
  通报显示,今年2月14日,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阶段,蒲县应急管理局、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开展联合检查,郭龙虎带队对某煤业公司疫情防控期间的复工复产、职业卫生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包括他自己在内的15名检查组成员分别收受该公司1000元到2000元不等的红包。随后,临汾市纪委监委查处该案,多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人心、纠治“四风”持续深化,特别是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段,监管者为何还敢顶风违纪?
  迎检成了公关
  蒲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有着“寸土寸金”的美誉,1500多平方公里的县域面积中,含煤面积在90%以上,地质储量超百亿吨,围绕煤炭资源形成的工业经济对全县GDP贡献率超过60%。
  因此,在全国疫情防控最吃劲的2月,蒲县在未发现确诊病例、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的情况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加快推进煤炭等行业复工复产。
  为防止相关企业因准备不充分而出现设备带病运行、安全管理不到位,甚至抢工期、赶进度,超能力、超强度生产等问题,蒲县应急管理局、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等单位组织力量,联合开展检查验收,未通过验收的不允许复工复产。
  坐落在该县乔家湾乡的某煤业公司,是一座年产能力超百万吨的大矿。对公司来说,早一天复工复产,就可能带来上百万元的收入。为通过验收,尽快复工复产,该公司迎检人员起了“歪心思”,琢磨着给验收人员送点“实惠”。
  于是,在2月14日,郭龙虎带队对该公司检查验收时,该公司负责人决定给验收人员赠送现金红包,金额确定为1000元、2000元“两档”。“想着送个红包,让检查组照顾一下。”公司负责人这样解释。
  违规收钱当补贴
  身为县应急管理局党总支书记的郭龙虎,自2月3日该局成立煤矿企业复产复建疫情防控验收工作领导小组后,就担任验收工作组组长,负责带队检查。2月6日,该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成立职业卫生验收工作组后,该小组4人便与县应急管理局验收工作组同步开展工作。
  提起2月14日检查该煤业公司的经过,联合检查验收组的组员们记忆犹新:“一共有19人参加检查验收,其中县应急局15人、县卫体局4人。内容主要是检查企业疫情防控、隐患排查、复工复产准备工作。”
  就在检查验收过程中,数百张百元大钞被塞到了19个人的手里。“疫情期间来检查很辛苦,既冒着风险又吃不好,这就当是生活补贴!”煤业公司工作人员边塞红包边说。
  郭龙虎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员干部不得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和有价证券、股权、其他金融产品等财物,不得收受其他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财物。“虽然知道不合适,但总觉得别人不知情、不会被发现,就收下了这个所谓的补贴。”郭龙虎说。
  另一名带队组长、县应急管理局主任科员于海泉同样没有拒绝。他回忆说:“当时就认为,该企业是自己的管理服务对象,退回去有点不给人面子,以后照顾照顾他们就行了。”
  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松一尺。当把管理服务对象的礼金看做是“补贴”时,郭龙虎、于海泉就坦然收下了红包,认为这是“照顾企业面子”。据后来调查证实,该联合检查验收组共19名成员,除4人拒收外,其余15人都收下了红包。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