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聚焦
PC版

公安部拟推新规治理交通违法 举报或将得到法律确认(3)

2019-12-16 19:20法制日报浏览:

  在刘澍看来,遏制不文明驾驶行为,要侧重于文明驾驶意识的培养。具体说来,一是要细化道路交通安全法,尤其是要强化行政违法责任和民事侵权责任,扩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适用范围,加大交通违法行为的成本,适当提高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额度;二是要规范车辆的生产和销售,尤其是要扩大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认定标准之间的间距,避免驾驶人产生自身车辆实为机动车但误认为非机动车的错觉;三是加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宣传力度,促进文明驾驶社会环境的形成。
  10月28日,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处理程序,经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和深入研究论证,公安部起草了《关于修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郭泽强认为,征求意见稿中的一大亮点,就是增加了规定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的违法行为照片或者视频等资料,经查证属实的,可以作为处罚的证据。而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的照片或者视频等资料,也就是此前人们常说的“随手拍”。
  据深圳律师刘学峰介绍,早在2015年,深圳就建立了互联网交通举报平台,在微博、微信、支付宝、App上实现了“随手拍”举报功能。实践证明,“随手拍”对治理交通违法的作用十分明显。截至2018年9月,深圳交警共受理交通违法举报169.5万件,近15万人参与过“随手拍”交通违法举报。
  “‘随手拍’最大的好处,就是全民参与,每个人都是监控,每个人都是交警,解决了交警看不到、管不到的问题。同时,每个人的拍照举报都可能成为处罚证据,意味着交通违法被处罚的可能性将成倍增加,这也会给违法者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郭泽强说。(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