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聚焦
PC版

揭秘邮币卡诈骗案:"白富美"有内幕消息 邮票交易可以操纵(3)

2019-12-12 18:05正义网浏览:

  第二步是“转”,就是和客户聊天中如何巧妙地转化到投资理财上来,没有固定的话术,根据实际聊天情况确定。
  第三步是“切”,就是选择适当的时机将聊天话题切换到邮币卡的投资理财上,并且侧面告诉客户自己在做邮币卡,而且赚了钱。客户要是问怎么挣钱,就告诉他是因为有熊姐及邮币卡交易所的叔叔这层关系。
  最后一步就是“抻”了,主要是针对有投资意向的客户,在聊天时会择机发些邮币卡的走势图给对方,让客户知道第三方一直在盈利,原因是有关系,可以知道内幕消息。这样一来有意向的客户肯定会要求和第三方一起做邮币卡。这时就“抻”,告诉他第三方的关系不是谁都能利用的,进而吊客户胃口,让他感觉到第三方关系的真实性,进而坚定客户跟着第三方做邮币卡的信心。
  一切水到渠成后,员工再将客户推送给“熊姐”。说是“熊姐”,其实就是公司的业务经理处理,每个员工手上都掌握这个由公司事先提供的一个虚拟身份为“熊姐”的微信账号。
  据办案检察官透露,在实际操作中,林翰公司员工以自己购买的名义,通过微信告诉客户哪些邮币卡在什么点位可以买进,凭借客户对第三方内幕消息的信任进而引导客户购买相应的邮币卡,客户按照指示进行操作,刚开始会挣得一定的利润,但后来肯定会被套、赔钱。
  据起诉书指控,该公司凭借种种成熟的诈骗套路,从2016年4月至2017年7月,诱骗全国各地800余人开设账户进行邮币卡投资,从中共计获利2000余万元。
  2019年7月29日,光山县法院对刘燕为首的利用邮币卡设施诈骗的21人诈骗犯罪团伙进行公开审理。经过审理,光山县法院分别以犯诈骗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或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21名被告人十六年到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案后说法

揭秘邮币卡诈骗案:"白富美"有内幕消息 邮票交易可以操纵

 

公诉人在法庭上

  邮币卡就是邮票、纪念币和电话卡的合称,常被邮币卡爱好者作为收藏品或储值资产。但邮币卡的交易并未经过国家证券监管机构的审批,而是由各省金融办审批,因此其交易一直处于市场监管的盲区。一些不法分子看中此“商机”,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了不少邮币卡诈骗案。
  这类犯罪分子采取利用微信、QQ虚构身份在互联网上广泛添加好友,通过包装自己骗取被害人信任,按照提前设定的话术,一步步骗取被害人钱财。在和被害人的交流中,以相对自然的方式逐步引导被害人到其指定平台,按其指定方式投资,先给以一定收益,再骗取钱财。因此,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被平台的高收益所迷惑,对来历不明的网络好友推荐的交易平台不要轻易相信。
  与此同时,我们通过办案发现,众多初入职场的大学生误入诈骗公司。大学生刚刚走上社会,对社会分工及社会财富创造过程一知半解,对上级领导安排工作盲目服从,对从事的工作没有一个清晰判断。进入诈骗公司后,他们沉浸在对高额报酬的追求中难以脱身,最终步入犯罪深渊。
  在此,我们提醒初入职场的新人要提高安全意识,切忌有不劳而获、一夜暴富的思想,对小投资高回报、没有很高的专业技能要求,却能获得高薪酬等信息要保持高度警觉,入职前要确认用工单位的合法性。
  (河南省光山县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 吴家海)(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