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聚焦
PC版

藏品价值连城却无一笔成交 古董鉴定收购背后有双簧戏(2)

2019-11-22 20:06正义网浏览:

  调查发现,涉案被害人都是接到陌生人的微信申请或电话咨询,称其公司可以高价收购古董、古玩收藏品,还宣称免费帮被害人寻找买家、高价代卖收藏品、承诺当天完成交易。当被害人把藏品带到公司后,业务人员马上请出“鉴定师”对古玩藏品进行初步鉴定。 
  然而,产品交易却有着苛刻的前提,要鉴定藏品真伪、证明藏品为本人合法拥有等,只有鉴定结果符合要求,“祺珍文化传媒”才会收购。一听自己的古玩藏品值钱,不少被害人就会同意进行鉴定。这时候,工作人员就会推荐被害人至“微轩信息科技”进行鉴定认证。 
  公安机关通过调查发现,“祺珍文化传媒”自成立以来,从来没有成交过一笔生意。另外,民警通过查询该公司收款微信账户、POS机等流水发现,该公司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资金进账,且都定期于ATM机现金取走。经综合分析,“祺珍文化传媒”与“微轩信息科技”有重大诈骗嫌疑。 
  两公司合谋演双簧,只为骗取鉴定费 
  49岁的王某是江苏淮安人,由于欠了外债,王某急需用钱。偶然的机会,王某遇到了张某,张某之前在上海从事珠宝鉴定工作,也欠下一身外债。经过一番探讨,两人捕捉到古董鉴定方面新的商机,决定在这方面动点歪脑筋。 
  2018年4月,王某在无锡成立“祺珍文化传媒”公司,租赁了某栋写字楼的一层作为经营场所,并招募了季某、熊某某等6人作为业务员。同年6月,经朋友介绍,张某、王某和韩某(在逃)等人开办的“微轩信息科技”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鉴定费每满1万元,对方就抽取1000元作为回报。 
  犯罪嫌疑人利用收藏人想卖高价、甚至是捡漏的心理,骗取被害人鉴定费。看似每一步都很正规,但被害人不知道的是,“祺珍文化传媒”的业务员早已事先在微信群里告知了“微轩信息科技”的鉴定人员将要去鉴定的藏品、鉴定结果、鉴定费用以及收藏人希望得到的结果。 
  为了将这出戏演得更逼真,“微轩信息科技”会出具一张假的鉴定报告,以无法完成交易为由结束这场精心设计的双簧。不少远道而来的收藏人,不仅藏品未出手,还付出了一笔不菲的鉴定费。 
  此外,王某和张某还会通过签订拍卖服务合同来安抚收藏人的情绪。事后,如果有客户来问他们要回鉴定费,为了防止客户报警,他们就会协商退钱。 
  经调查,“微轩信息科技”的员工都没有相关的古玩知识和资质,所谓的“专家”也是冒充的,他们都是按照事先特定的话术来套路收藏人。据了解,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与郭某、熊某有着相同遭遇的被害人多达79名,遍布全国,涉案金额达135万余元。(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