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聚焦
PC版

打赏主播、约见网友被强奸 帮帮被"网"住的留守儿童(3)

2019-07-26 15:14正义网浏览:
  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农村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网络世界在给留守儿童扩宽视野的同时,又带来了大量鱼龙混杂的信息。互联网中的他们,健康和安全能否得到守护?
  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留守儿童在与城市儿童共享数字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互联网世界的种种危险。但由于父母远离、缺乏必要的陪伴和指引等因素,留守儿童在触网过程发生的“巨额打赏主播”“网游交友遭强奸”等事件更加引人关注。当前留守儿童上网安全问题已不容忽视,亟须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数量庞大的“屏幕儿童”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统计,截至2015年12月,中国农村青少年网民规模已达7930万。
  另据《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19)》数据显示,农村留守儿童首次触网年龄在10岁以下的比例高达91.8%。留守儿童上网技能的习得途径多为自学,占比达到70.7%,有9.6%的留守儿童是从父母处学会上网,另外有19.6%的留守儿童是从同学或朋友那里习得上网技能。就上网频率而言,45.7%的留守儿童每天上网,68.5%的人每周上网。报告分析同时指出,留守儿童上网设备以手机为主,娱乐消遣功能占据主导地位,多数留守儿童上网目的几乎都是玩游戏,学习助手功能相对较弱。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曾对全国10个省区市6000多名学生及其所在的家庭进行过详细调查,分析得出四类青少年容易沉迷网络:缺乏温情教育方式、缺乏社交能力、面对压力缺乏应对能力、自我认同度比较低。而留守儿童群体远离父母生活,在成长中更缺乏温情教育和正确应对压力的方式,因此沉迷网络的情形也更加常见,在未成年上网安全方面需要更加重视。
  互联网的水面之下
  据宜宾新闻网报道,13岁的小婷(化名)由于常年缺少父母陪伴,经常在手机上观看网络直播。在主播的诱导和鼓动下,小婷从爷爷银行卡中划了8900余元现金打赏该主播,那是小婷爷爷全部积蓄。
  像小婷这样不谙网络危险的孩子在留守儿童中并不罕见。另一名13岁的留守女童微微(化名),父母常年在外经商,她一直跟随姨妈生活。2018年7月,微微在网络游戏中认识了吕某并与其成为好友,同年7月25日,吕某与微微见面,入住宾馆后即对微微实施强奸。
  留守儿童上网不仅会遇到诈骗、诱奸的陷阱,还有可能会被网络游戏和视频中的血腥暴力画面所影响,从而产生暴力倾向,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犯罪行为。
  自幼与奶奶相依为命的刘齐(化名),14岁开始沉迷于网上射击类游戏,此后又觉得玩游戏没意思,萌生了一个想法,就是要杀掉欺负过他的人。2019年4月,刚刚成年的刘齐在网上看到一个外国人暴力杀人的视频,于是他用改装的枪支射杀同村的新新(化名)等4人,致三死一伤,事后他还模仿那个外国人将射击杀人的视频发布到网上。目前,刘齐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另据新华社报道,15岁的初中生小唐(化名)一直沉迷于“侠盗飞车”游戏。2017年9月16日,邻居小西(化名)来到小唐房间借用电脑,小唐趁其不备,采用猛击头部、狠掐脖颈、水淹等方式,最终致小西死亡。据公安机关介绍,小唐交代,他初二就萌生了体验现实杀人感觉的渴望,“想体验一下真的杀人是什么感觉,是不是像在游戏里一样简单又有快感。”在审讯过程中,小唐没有表现出悔意,供述杀人过程思维清晰、举止平静,甚至不时露出得意之色。
  防范、保护与救助
  留守儿童在用网安全方面为何出现诸多问题?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留守儿童缺乏基本的信息素养;二是留守儿童缺乏父母有效的教育和指导;三是留守儿童易受外界的诱惑。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