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聚焦
PC版

花钱在线刷课就能拿高分 高校付费刷课灰色产业链背后(2)

2019-07-15 12:46中国青年报浏览:

  杨黎就读于武汉市某高校计算机专业,才大二的他如今已是刷课行业里的“骨干”成员。他自言,相比其他人,自己还可以享受“超低价刷课”的服务,“上学期选了门在线课程,拿了100分,只花了10元钱”。
  在杨黎的“刷课生意”中,与上级代理的分红由单数逐级而定:20~45单可以拿到单价40%的提成,45~365单为50%,大于366单可获60%的分红,“二级代理一天赚一两百元是没问题的”。
  往平台投入千把块钱之后,张林驾驭了这份轻松的兼职,成为多个平台的一级代理。他的成本价从去年每单0.6~0.7元降至今年的0.2~0.3元,而刷课单价依旧是10至15元。以学生身份担保“刷课信誉”的张林,总能赢得身边同学的信任。兼职“从业”一年多来,这名“资深刷客”在武汉市的高校内发展了40多个二级代理为他接单、刷课。
  在线课程的尴尬现实
  作为对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创新,近年来兴起的在线课程,无论是学校引入的慕课,或是开设的选修课网课,都因其学习时间更加自主,课程门类更加丰富,获得不少大学生的青睐。
  “很多网课是国内顶尖大学的知名教授的课堂录像,以前根本没有机会听到这些老师的课,这对于我们拓展学科视野有很大的帮助。”郑州大学2017级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李锦华说,学校对在线课程学习不作强制要求,但自己会根据兴趣学习一些课程,比如数字摄影、艺术史等。
  武汉科技大学2018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吴金伟也提到,学校在寒暑假开设了网上课堂,同学们可以利用假期自主学习如大学物理、线性代数、大学英语等必修课,如果在线测试合格,开学后就可以参加该课程的线下考试,对应的学分也会给到,不用再去课堂上课。
  在周平所就读的学校,2019年上半年,学校开放了近百门公共选修课,其中网络课程有81门。他表示,学校的培养方案中要求,本科生须修满6个公共选修课学分才能毕业。
  “本以为可选性强、范围更广、内容更有趣的网课,上了后却发现并不都是很有趣。不过大家都喜欢选网课,因为成绩由网课平台根据在线学习情况评定,上课、考试也都是在线完成。通过一门选修课很容易获得2个学分。”对周平而言,修满相应课程的学分才是正事。
  尽管课程分值较大,有些必修课还与保研直接挂钩,但武汉一所985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二学生张正华坦言,自己和同学在学习慕课时确实比较敷衍,“大家觉得学不到太多东西,毕竟一节课只有十来分钟”。
  张正华说,自己所上的慕课,感觉老师和学生都在读台词,表情僵硬。学生回答的语言太过书面。“讲的内容教材里基本都有,还不如看书自学。”于是,在播放课程视频的同时做其他事情成了常态。
  华中地区某师范类高校英语系大三学生刘晓,大一时选修过一门“西方文化名著导读”的线上通识课,通过朋友推荐,她在淘宝上找到一家店铺,“交20元,提交完账号和密码,最后刷出来的成绩分数有92分”。
  刘晓认为,网课学习有时收获不大,因为网络测试可以多个平台操作,很多题目都能找到题库。“大家自己挂机刷课的话,一般会把手机放一边,然后去做其他事情,时不时回来点一下课程中出现的题。”
  针对大学生线上课程“刷课”现象,湖北校媒日前面向部分高校百名大学生随机做了一项问卷调查,所在院校开设了线上课程的74人中,有66%的大学生表示会通过“朋友介绍刷课平台、淘宝上搜索购买、高校供需撮合平台QQ群、挂机”等方法进行刷课。
  新事物有待强监管
  “在线教育平台提供视频供,但很多人就是懒,宁愿刷剧、打游戏、兼职,也不愿意好好上在线课程。”兼职“从业”一个月来,杨黎深有感触,刷课业务正是利用了高校学生这一心理才发展起来的。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