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来风
PC版

生死“赔审团”:一场决定10万元救命钱的万人投票(3)

2019-01-03 13:24北京青年报浏览:

  线上的上万名赔审员却开始为是否支持铮铮的理赔诉求而纠结。“每次参加赔审我都会想,如果是我该怎么办?”来自山东潍坊的徐学利家里有一对刚刚一岁半的双胞胎宝宝,“想到自己的这一票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治疗,甚至决定最终的生死命运,还是会有心理负担。但不管怎么样,还是要遵守规则。”
  来自河南信阳的杨道阳本职工作就是保险销售员,他对赔审团有另外一番理解。“我们线下卖保险,能够面对面见到投保人,‘宝贝守护计划’只能靠家长履行健康告知义务。所以像那种生了病才投保的,我一般都不会给通过。”杨道阳说,也看到不少人会基于感性的情绪做出判断,但他也非常接受,“线下卖保险只能严格按照保单条款进行拒赔,但有了赔审团,至少申请人多了一个沟通的渠道。”
  情绪是审议和判定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也并非仅凭有理有据就能化解,这一点阿里客服小二晴多感受颇深。一位消费者曾因为网购的锅在炒菜时铁手柄发烫过来投诉,“我从这位客户的语气里能感觉到,他不是为了钱财,而是为这次体验的不快而气愤”。晴多说,尽管铁手柄发热是普遍存在的情况,但自己还是协同同事做出改进,在商品详情页加上了“烹制过程中手柄会发热”这句提醒,最终消费者对这样的处理十分满意。
  作为一名普通的客服,晴多面对问题时有这样既专业又不失温情的化解能力,源自她成为人民调解员的专业培训。
  如果想做一名赔审员,虽然不见得要像晴多一样经过专业培训,但却要通过严格的考试。同样,要想成为“高阶”的大众评审员,也需要考试。
  打开阿里大众评审的平台,除了“识别高质量买家秀”这样的简单任务,“鉴定商家违背承诺”“鉴定违规商品信息”等任务均需要先考试才能上岗,不同任务板块的考试内容也有所不同。
  不论是赔审员还是评审员,身份和考试的双重认证基本避免了“水军”侵扰的可能。
  16赔审投票
  4名患儿获赔付
  32%、33%、34%……赔审启动后,刘云的支持率虽然在慢慢爬升,但形势并不容乐观。
  “上午投保,下午就住院,这实在太凑巧了吧。”有赔审员提出了这样的质疑。
  赔审员“CY”则在评论区多次留言呼吁支持刘云,他认为本案的焦点是保险公司和家长对确诊时间的分歧,而不是被怀疑的“带病投保”。在他看来,出现在赔审团面前的案例,保险公司其实已有较为充分的拒赔原因,引入赔审团裁定就是为了给患儿多一次机会。
  赔审员存在的意义,并不只是在手机上做选择题。赔审员之间的讨论、互动以及对平台的建议,往往会令最终的判定结果更趋合理。这种“讨论+判定”模式正是阿里大众评审在不断的尝试中总结出来的。
  如今,阿里大众评审早已打破了过去小组投票的局限和桎梏,让更多的公众参与到平台规则的制定和优化之中。在大众评审平台的“大众听证会”直播板块,参与建议建言的评审员数量可能已创下了纪录:在2017年10月18日结束的“恶意评价自治超级权限听证会”,共有超过93万人参加。
  网友“CY”曾写下这样一段建议:“作为赔审员,我能做的也许只是根据我自己的思考判断,希望能找到有争议的、可以商榷的、按我的理解值得帮助的案例,给急需帮助的患儿多一些希望。而不是纯粹的按条款处理。”
  类似的讨论和建议,几乎会出现在每一次赔审中,有些赔审员在投票时主动分享医学知识并进行专业解读,还有人甚至付费从医学专业渠道查询资料,为大家的判断提供依据。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