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造假只会透支信誉(2)
2019-01-02 14:12光明日报浏览:次
前不久,某流量艺人新专辑上线之后,短短一天时间内,就通过粉丝打榜,登上了美国iTunes榜单第一,该艺人新专辑的数据居然是排名第二的国际知名流行歌手Lady Gaga的几百倍……一时间,艺人数据造假又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明星数据造假早已不是新鲜事,明星为了维持热度,获得更多商业价值,不惜买流量撑场面,几千万的粉丝都只是第一步。流量明星在数据造假上的开销很大,对于数据造假这件事,一个明星想要多少粉丝和评论,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过程令人瞠目,让人不禁感慨,流量艺人的数据造假结果“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1.产业链完善 造假早已是行业公开的秘密
这些年来,流量造假早已是行业公开的秘密。“买微博热搜”“买粉丝”“买评论、转发、点赞”“打话题榜”“维护百度指数”等,已经是制造流量艺人的标配。数据虚假繁荣背后,都是艺人经纪公司在操盘。
在影视作品开播之前,导演一般会要求演员发微博宣传自己的戏。然而,不少导演对记者表示,请演员发微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导演郭靖宇就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有一次他请一位参演了某戏的四线演员宣传这部即将播出的戏,没料到对方竟然回复他:“导演,我得问问公司这个月发微博还有没有指标。”郭靖宇一脸茫然:“发微博还需要什么指标,不就是编好几句话配个图,动手点点就发了吗?”后来这位演员道出了事实的真相:“我需要公司花钱维护数据,如果发出去转发量和评论数太低,不符合我们这类演员的身份。”
维护微博数据只是流量造假产业中的冰山一角。在某电商平台上,记者随意就能搜到刷流量的店铺,加微信后询问发现,“微博热搜”“话题榜”等都是明码标价。“热搜进前三,4万元,热搜前10,3万元”……微博话题进入总榜前三,只需要花1万块钱左右就可以完成。而且店主告诉记者:“如果出现掉榜或是没有刷上热搜的情况,是不用付费的,最终按实际排名情况收费。”造假成本低、产业链完善、产业化程度高等因素,让流量造假信手拈来。不论是经纪公司还是艺人的粉丝,只要愿意花钱,流量和数据就会超乎想象。然而,在普通人看来,大多数用户和广告投放主并不知道一个流量艺人的水分,究竟是多少。因此,在流量失去信任的时候,“流量脱水”产业开始兴起。
2017年,艾漫数据开发的流量脱水功能上线,某“流量小生”社交平台显示的粉丝数为3074万,经过月度脱水后,粉丝总量为123万。据艾漫数据统计,近一年社交平台有关娱乐圈的讨论超过500亿条,其中有60%都是水军所为。这意味着,10条中有6条都是无意义的虚假数据。而创造这60%“水分”的用户,只占全部用户量的5%。“这样下去,专心做事情的人会越来越少,最终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一位“数据脱水”开发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2.粉丝不良心态 助推刷量野蛮生长
2018年以来,选秀节目漫天飞,粉丝也在这一波选秀浪潮中,为偶像消费着时间、精力还有金钱。从某男团出道的男歌手,发布了一条点击量超过1亿次的微博,但热门评论区却有大量相似账号的转发评论。前不久,共青团中央微博账号批评了该艺人流量造假的行为,这条微博下面的评论反而被大量粉丝霸占,其中也不乏粉丝雇佣水军发布大量控制舆论走向的评论。
一些粉丝不理智的行为,带来了畸形的饭圈文化,严重扰乱了中国影视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秩序。近年来,一批创意匮乏、诚意欠奉的影视剧因过度倚仗“流量明星”圈粉,利用饭圈做数据、造话题、炒热度,控评控场,而被观众和评论界广为诟病。
一段时间以来,粉丝的关注可以带来超高的身价、丰厚的回报,这也就成了整个演艺界不惜通过“刷流量”等手段博取眼球的内在动因。编剧汪海林说,“流量艺人默许甚至鼓励粉丝造假,已经在摧毁整个大众娱乐行业了。”然而,不仅是粉丝默许,就连一些互联网平台,也在默许刷量这件事。
明星数据造假早已不是新鲜事,明星为了维持热度,获得更多商业价值,不惜买流量撑场面,几千万的粉丝都只是第一步。流量明星在数据造假上的开销很大,对于数据造假这件事,一个明星想要多少粉丝和评论,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过程令人瞠目,让人不禁感慨,流量艺人的数据造假结果“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1.产业链完善 造假早已是行业公开的秘密
这些年来,流量造假早已是行业公开的秘密。“买微博热搜”“买粉丝”“买评论、转发、点赞”“打话题榜”“维护百度指数”等,已经是制造流量艺人的标配。数据虚假繁荣背后,都是艺人经纪公司在操盘。
在影视作品开播之前,导演一般会要求演员发微博宣传自己的戏。然而,不少导演对记者表示,请演员发微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导演郭靖宇就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有一次他请一位参演了某戏的四线演员宣传这部即将播出的戏,没料到对方竟然回复他:“导演,我得问问公司这个月发微博还有没有指标。”郭靖宇一脸茫然:“发微博还需要什么指标,不就是编好几句话配个图,动手点点就发了吗?”后来这位演员道出了事实的真相:“我需要公司花钱维护数据,如果发出去转发量和评论数太低,不符合我们这类演员的身份。”
维护微博数据只是流量造假产业中的冰山一角。在某电商平台上,记者随意就能搜到刷流量的店铺,加微信后询问发现,“微博热搜”“话题榜”等都是明码标价。“热搜进前三,4万元,热搜前10,3万元”……微博话题进入总榜前三,只需要花1万块钱左右就可以完成。而且店主告诉记者:“如果出现掉榜或是没有刷上热搜的情况,是不用付费的,最终按实际排名情况收费。”造假成本低、产业链完善、产业化程度高等因素,让流量造假信手拈来。不论是经纪公司还是艺人的粉丝,只要愿意花钱,流量和数据就会超乎想象。然而,在普通人看来,大多数用户和广告投放主并不知道一个流量艺人的水分,究竟是多少。因此,在流量失去信任的时候,“流量脱水”产业开始兴起。
2017年,艾漫数据开发的流量脱水功能上线,某“流量小生”社交平台显示的粉丝数为3074万,经过月度脱水后,粉丝总量为123万。据艾漫数据统计,近一年社交平台有关娱乐圈的讨论超过500亿条,其中有60%都是水军所为。这意味着,10条中有6条都是无意义的虚假数据。而创造这60%“水分”的用户,只占全部用户量的5%。“这样下去,专心做事情的人会越来越少,最终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一位“数据脱水”开发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2.粉丝不良心态 助推刷量野蛮生长
2018年以来,选秀节目漫天飞,粉丝也在这一波选秀浪潮中,为偶像消费着时间、精力还有金钱。从某男团出道的男歌手,发布了一条点击量超过1亿次的微博,但热门评论区却有大量相似账号的转发评论。前不久,共青团中央微博账号批评了该艺人流量造假的行为,这条微博下面的评论反而被大量粉丝霸占,其中也不乏粉丝雇佣水军发布大量控制舆论走向的评论。
一些粉丝不理智的行为,带来了畸形的饭圈文化,严重扰乱了中国影视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秩序。近年来,一批创意匮乏、诚意欠奉的影视剧因过度倚仗“流量明星”圈粉,利用饭圈做数据、造话题、炒热度,控评控场,而被观众和评论界广为诟病。
一段时间以来,粉丝的关注可以带来超高的身价、丰厚的回报,这也就成了整个演艺界不惜通过“刷流量”等手段博取眼球的内在动因。编剧汪海林说,“流量艺人默许甚至鼓励粉丝造假,已经在摧毁整个大众娱乐行业了。”然而,不仅是粉丝默许,就连一些互联网平台,也在默许刷量这件事。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