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千亿国企7名年轻高管均为挂名 4名领导干部被问责(2)
2018-12-30 11:44澎湃新闻浏览:次
未发现说情、打招呼及腐败问题
联合调查组调查显示,李甜等3人直系亲属均为普通干部职工,未发现特殊家庭背景,并非所谓的“官二代”“富二代”;3人入职以来工资待遇一直为劳务派遣制员工和聘用制员工同职级待遇,任高新控股“高管”前后薪酬待遇无变化。
李甜作为劳务派遣制员工,其被派遣至高新区财政局会计核算中心工作,符合有关程序。朱玥、赵雪莹2人是高新区财政局根据工作需要,从该局此前公开招聘时收集的应聘人员简历中筛选简历,经过面试后聘用。
经调查,未发现相关党员领导干部在李甜等3人入职和任职过程中有说情、打招呼情况和腐败问题。
此前的11月5日,西安高新区管委会曾发通报称,李甜月工资4351元,朱玥月工资3600元,赵雪莹月工资4200元。
在12月29日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前述西安市纪委监委负责人还通报了对此次事件的定性及处理情况。
其中,西安高新区财政局不认真执行上级关于清理兼职的有关决定,用非在编员工挂名公司“高管”,搞变相兼职,违反了组织纪律和工作纪律;高新区党工委组织人事部对高新控股高管任用疏于管理,在高新控股法定代表人实际空缺一年零八个月的情况下,未督促进行变更,对财政局擅自变更高新控股高管失察失管,违反了工作纪律;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落实党管干部原则不到位,致使违规任用国企高管问题发生,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履行主体责任不力。
西安市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根据调查事实,依据有关规定和干部管理权限,已对4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包括1名管委会分管领导)进行问责,其中,给予党纪处分2人,诫勉谈话2人;对高新区财政局局长王进杰免职,对3名挂名“高管”按程序免职;责令西安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分别向西安市委、市政府作出书面检查并切实整改。
西安全市开展国企法人治理结构专项整治
澎湃新闻从此次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高新控股舆情事件发生后,西安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汲取教训。对党管干部原则落实不到位、国有企业选人用人机制不健全、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不规范、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举一反三,切实做到摸清底数、逐一排查、找准症结、彻查彻改。目前,高新区管委会对类似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据高新控股12月4日发布的公告显示,该公司根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相关规定,于2018年12月3日召开2018年度第34次股东会,会议通过如下决议:1.决定免去李甜、赵雪莹、朱玥董事职务;2.决定免去李甜董事长职务;3.选举党发龙为公司新董事,选举并任命党发龙为公司董事长;4.决定党发龙为公司法定代表人。
随后,西安高新控股根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相关规定,于 2018年12月3日召开了临时董事会,会议召开前依法通知了全体董事。会议应到董事5名,实到董事4名,1名董事请假。出席会议的 4 名董事经过表决一致通过了如下决议:1.决定免去李甜公司总经理职务;2.决定在新聘总经理任职之前,暂由公司董事长党发龙代为履行相关职责;3.本着对公司管理运营更为审慎的原则,将上述第二条决议内容提请股东会予以审议确定。
上述公告显示,该公司股东会已于2018年12月4日同意董事会上述第二条决议内容。此外,公司计划近期将另行召开董事会聘任新的公司总经理。
该公司新任董事长党发龙生于1971年2月,为全日制大学学历、经济学学士,在职研究生学历、工商管理硕士,助理研究员。历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西安高新区党工委宣传部部长、西安高新区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西安高新区国资委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此外,澎湃新闻还在前述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从11月9日起,西安市国资委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专项整治中,完善了932户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权责对等、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对国有企业实现决策科学化、执行高效化、监督常态化、推进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了正面作用。(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