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还原四地虚假整改真相(3)
2018-12-11 11:26法制日报浏览:次
原保护区实验区的香里颜矿业公司现状图。督察组供图
督察组指出,现场对原自然保护区内的常宁市金马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鑫裕矿业有限公司、春达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萤石矿和香里颜矿业有限公司等矿山进行现场检查,发现多处矿山因长期野蛮开采,没有开展生态修复,开采区域黄土裸露,山体满目疮痍。金马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等矿山的泥沙被雨水冲刷后流入附近村镇,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群众反映强烈。
四起案件责任原因初步锁定
在公开这4起案件的同时,督察组对其中的责任及原因也给出了初步的判断。
督察组说,原山东省工商局表面整改,虚假整改问题突出;山东省有关地市对违法销售不合格油品的黑色链条整治不力,未能对油品来源追根溯源,未对炼化企业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
贵州黔东南州及台江县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整改责任落实不到位;台江工业园区管委会表面整改,敷衍应对;相关企业环境意识淡漠,主体责任不落实,管理混乱,环境风险隐患突出。
四川省西昌市落实整改主体责任不力,并谎报整改完成,导致群众举报问题长期未能解决;西昌市环保局、商务投资局未依法查处企业非法收集、贮存危险废物行为,监管失职;凉山州对西昌市整改情况审核把关不严,未经核实,即向上级转报虚假整改情况。
湖南常宁市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整改过程中,屡次申请以调代改,不惜牺牲生态环境,性质恶劣;衡阳市对常宁市在调规过程中任意妄为不闻不问,工作失察;湖南省林业厅等部门审核把关不严,工作流于形式,致使有明显问题的调规方案层层过关,存在失职行为。
法制网北京12月10日讯(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