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你的姻缘,挣我的钱,谁催生了算命产业化?(2)
2021-05-20 14:29新华网浏览:次
新华社天津5月19日电 题:算你的姻缘,挣我的钱,谁催生了算命产业化?
新华社记者王井怀、梁姊
刷抖音时,人们时常会看到塔罗牌的视频,登上微博也能看到不少星座分析……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些看似兴趣爱好的小视频、微博背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算你的姻缘,挣我的钱;测你的运势,提高公司的利润。传统算命已经从村口算命先生的“单打独斗”进化到企业化、产业化阶段。是谁催生了算命产业化?记者进行了调查。
算命3.0版,赚钱更快
日前,记者在某社交平台上搜索星座,看到各类话题不计其数。一个号称星座官网的账号粉丝量达到4400多万,不亚于一些明星,还有的星座话题有102.9亿的阅读量,热度数年不减。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有流量就有钱赚。”一名在微博上坐拥10万粉丝的塔罗牌师告诉记者。
记者采访多名星座、塔罗牌等新型占卜的业内“大师”、高校专家了解到,算命占卜经历了“街头算命—网络算命—企业化算命”的发展变化。
记者在一款由北京某公司开发经营的八字算命大师在线咨询平台看到,界面中包含婚恋情感、事业财运、命运详批等咨询项目。记者随机点进“婚恋情感”栏目,“大师”收费在138元至498元不等。“接单”最多的“大师”自2017年入驻以来共接到了3128单。
企查查数据显示,以“风水”“算命”“星座”等为业务的企业达到数百家。据金融服务信息平台“投资界”不完全统计,近20家占卜命理类产品在2014年至2019年获得融资。对外披露的数据显示,获得千万元以上融资的项目有9个。
一名算命师告诉记者,资本的介入让算命在新媒体时代更好宣传与推广,更精准地投放到目标受众手机上,更快地赚钱。实质上算命的门槛并不高,有的塔罗牌师只需自学半个月,就能在朋友圈“上岗”。而在网络技术的加持下,有的算命师甚至只要结合个人信息,系统可自动生成“个人运势”等情况,“结合顾客的生活背景,套用一些行话,不需要任何成本”。
年轻人到哪里,算命跟到哪里
记者梳理发现,与传统算命骗老年人不同,多家算命企业选择依托抖音、快手、公众号等新型媒体,面向年轻人的兴趣点和困惑,一茬茬收割“韭菜”。
移动推广数据分析平台“七麦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苹果应用市场关于命理学的应用程序多达227款。以星座分类中下载量排名第二的“测测星座”为例,用户群体年龄在16岁至28岁之间,最为集中的是23岁。
占星师“沉默螺旋”告诉记者,从业5年来他在微信上接待近千名咨询者。“疫情前,咨询的多是30岁左右的女性,近七成是咨询情感和家庭;疫情后,前来咨询的学生数量激增,特别是9月至10月的招聘季,学生更多。”
新型算命往往打着“文化”“科学”的幌子,迷惑了不少年轻人。一款名为“灵占算命”的平台界面显示:本平台产品均依据中华传统文化衍生而来,仅做娱乐使用。但在应用市场上该App获得4.3万个评分,App界面上写着“99%的用户认为测算准确”。
除了通过新型媒体吸引流量外,算命师们也擅长利用心理学来骗取消费者的信任。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张昕认为,许多算命师通过模棱两可的描述让人对号入座,但其实这段描述适用于很多人。
以某短视频平台上一名测试“你与他是否前缘已尽”的塔罗牌师所使用话术为例,塔罗牌师告诉屏幕对面的人,对方的心里还是有你的,是你们的沟通方式出现了问题,生活中的细小摩擦让你们的心里都有很多委屈。在点出问题后,再适时提出“若想寻求解决之道,欢迎添加微信进行详细咨询”的邀请。一名塔罗牌师告诉记者:“其实很多人的感情问题都会有这个原因,但为了复合,总会有人愿意选择付费继续咨询。”
新华社记者王井怀、梁姊
刷抖音时,人们时常会看到塔罗牌的视频,登上微博也能看到不少星座分析……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些看似兴趣爱好的小视频、微博背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算你的姻缘,挣我的钱;测你的运势,提高公司的利润。传统算命已经从村口算命先生的“单打独斗”进化到企业化、产业化阶段。是谁催生了算命产业化?记者进行了调查。
算命3.0版,赚钱更快
日前,记者在某社交平台上搜索星座,看到各类话题不计其数。一个号称星座官网的账号粉丝量达到4400多万,不亚于一些明星,还有的星座话题有102.9亿的阅读量,热度数年不减。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有流量就有钱赚。”一名在微博上坐拥10万粉丝的塔罗牌师告诉记者。
记者采访多名星座、塔罗牌等新型占卜的业内“大师”、高校专家了解到,算命占卜经历了“街头算命—网络算命—企业化算命”的发展变化。
记者在一款由北京某公司开发经营的八字算命大师在线咨询平台看到,界面中包含婚恋情感、事业财运、命运详批等咨询项目。记者随机点进“婚恋情感”栏目,“大师”收费在138元至498元不等。“接单”最多的“大师”自2017年入驻以来共接到了3128单。
企查查数据显示,以“风水”“算命”“星座”等为业务的企业达到数百家。据金融服务信息平台“投资界”不完全统计,近20家占卜命理类产品在2014年至2019年获得融资。对外披露的数据显示,获得千万元以上融资的项目有9个。
一名算命师告诉记者,资本的介入让算命在新媒体时代更好宣传与推广,更精准地投放到目标受众手机上,更快地赚钱。实质上算命的门槛并不高,有的塔罗牌师只需自学半个月,就能在朋友圈“上岗”。而在网络技术的加持下,有的算命师甚至只要结合个人信息,系统可自动生成“个人运势”等情况,“结合顾客的生活背景,套用一些行话,不需要任何成本”。
年轻人到哪里,算命跟到哪里
记者梳理发现,与传统算命骗老年人不同,多家算命企业选择依托抖音、快手、公众号等新型媒体,面向年轻人的兴趣点和困惑,一茬茬收割“韭菜”。
移动推广数据分析平台“七麦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苹果应用市场关于命理学的应用程序多达227款。以星座分类中下载量排名第二的“测测星座”为例,用户群体年龄在16岁至28岁之间,最为集中的是23岁。
占星师“沉默螺旋”告诉记者,从业5年来他在微信上接待近千名咨询者。“疫情前,咨询的多是30岁左右的女性,近七成是咨询情感和家庭;疫情后,前来咨询的学生数量激增,特别是9月至10月的招聘季,学生更多。”
新型算命往往打着“文化”“科学”的幌子,迷惑了不少年轻人。一款名为“灵占算命”的平台界面显示:本平台产品均依据中华传统文化衍生而来,仅做娱乐使用。但在应用市场上该App获得4.3万个评分,App界面上写着“99%的用户认为测算准确”。
除了通过新型媒体吸引流量外,算命师们也擅长利用心理学来骗取消费者的信任。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张昕认为,许多算命师通过模棱两可的描述让人对号入座,但其实这段描述适用于很多人。
以某短视频平台上一名测试“你与他是否前缘已尽”的塔罗牌师所使用话术为例,塔罗牌师告诉屏幕对面的人,对方的心里还是有你的,是你们的沟通方式出现了问题,生活中的细小摩擦让你们的心里都有很多委屈。在点出问题后,再适时提出“若想寻求解决之道,欢迎添加微信进行详细咨询”的邀请。一名塔罗牌师告诉记者:“其实很多人的感情问题都会有这个原因,但为了复合,总会有人愿意选择付费继续咨询。”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法务网咨询平台(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