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大力治理有害信息 也要提高青少年网络素养(3)
2021-03-29 14:30人民日报浏览:次
近几年,网上学习已经成为青少年熟悉的学习方式之一,但一部分平台忽视社会责任,发布过多与学习无关的内容,危害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发现用户发布、传播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相关信息,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网信、公安等部门报告
许多读者认为,除了严格监管,优化技术手段排查过滤不良信息,还应当着力提高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增强信息检索、信息甄别等能力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6月1日起正式施行。
■增强网络素养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宣传教育,培养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增强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
■生产有益内容
国家鼓励和支持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内容的创作与传播,鼓励和支持专门以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适合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特点的网络技术、产品、服务的研发、生产和使用
■加强监督检查
网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依法惩处利用网络从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制止网络欺凌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形象等网络欺凌行为
“孩子在读初中,上网已经非常熟练。他在网上听课、查资料,对学习有所帮助。不过,现在网上信息良莠不齐,他没事就拿着平板电脑,我很担心会受影响。”上海读者宋冉在来信中述说了自己的担忧。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深受互联网影响,网络对于他们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据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有46%的未成年网民曾在上网过程中遭遇过炫富、色情、血腥暴力等类型的不良信息。
为青少年营造清朗的互联网环境,已经成为全社会必须认真对待的重要课题。
部分在线教育平台存在违规信息,使青少年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去年疫情防控期间,孩子上课都改为线上,互联网成了学习的刚需。不过,我发现,在一些教辅平台上存在大量与学习无关的广告,甚至有的还涉及色情、暴力、赌博、诈骗等不良信息。”来自甘肃的读者张磊说,近几年,在线教育快速发展,网上学习已经成为青少年熟悉的学习方式之一,但一部分平台忽视社会责任,发布过多与学习无关的内容,危害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湖南衡阳市读者左亚斌曾给读初二的孩子下载过一款作业辅导类手机程序。这款程序看来与正常辅导程序没什么区别,“课后习题解析”“模拟考试”等功能一应俱全,但当左亚斌点开功能分区时却发现,手机上一下子弹出好几条广告。“什么‘超值好物’‘精彩游戏’等,都是推广游戏、视频和购物网站的广告,跟学习没有一点关系。孩子使用这样的手机程序,不光得不到有效辅导,还会严重分散学习的注意力。”左亚斌说。
有些在线教育软件还开设了社交板块,添加好友后可以分享文字和图片,功能类似微信朋友圈。学生们常常在其中分享自己的作文、板报、绘画作品等,还在评论区讨论交流。然而,在一些平台,这项功能却被用来传播低俗小说和色情图片。江西九江市读者杨菲说,她的儿子曾使用过一款作文素材软件,使用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在软件的“作文素材分享区”中,竟然夹杂着一些低俗的内容。“在作文素材中夹杂不良信息,肯定是平台对内容的审核把关不严,但也不排除有些平台故意利用不良信息吸引青少年关注,从而达到扩大流量、获取利益的目的。”杨菲说。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发现用户发布、传播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相关信息,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网信、公安等部门报告
许多读者认为,除了严格监管,优化技术手段排查过滤不良信息,还应当着力提高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增强信息检索、信息甄别等能力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6月1日起正式施行。
■增强网络素养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宣传教育,培养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增强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
■生产有益内容
国家鼓励和支持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内容的创作与传播,鼓励和支持专门以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适合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特点的网络技术、产品、服务的研发、生产和使用
■加强监督检查
网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依法惩处利用网络从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制止网络欺凌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形象等网络欺凌行为
“孩子在读初中,上网已经非常熟练。他在网上听课、查资料,对学习有所帮助。不过,现在网上信息良莠不齐,他没事就拿着平板电脑,我很担心会受影响。”上海读者宋冉在来信中述说了自己的担忧。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深受互联网影响,网络对于他们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据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有46%的未成年网民曾在上网过程中遭遇过炫富、色情、血腥暴力等类型的不良信息。
为青少年营造清朗的互联网环境,已经成为全社会必须认真对待的重要课题。
部分在线教育平台存在违规信息,使青少年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去年疫情防控期间,孩子上课都改为线上,互联网成了学习的刚需。不过,我发现,在一些教辅平台上存在大量与学习无关的广告,甚至有的还涉及色情、暴力、赌博、诈骗等不良信息。”来自甘肃的读者张磊说,近几年,在线教育快速发展,网上学习已经成为青少年熟悉的学习方式之一,但一部分平台忽视社会责任,发布过多与学习无关的内容,危害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湖南衡阳市读者左亚斌曾给读初二的孩子下载过一款作业辅导类手机程序。这款程序看来与正常辅导程序没什么区别,“课后习题解析”“模拟考试”等功能一应俱全,但当左亚斌点开功能分区时却发现,手机上一下子弹出好几条广告。“什么‘超值好物’‘精彩游戏’等,都是推广游戏、视频和购物网站的广告,跟学习没有一点关系。孩子使用这样的手机程序,不光得不到有效辅导,还会严重分散学习的注意力。”左亚斌说。
有些在线教育软件还开设了社交板块,添加好友后可以分享文字和图片,功能类似微信朋友圈。学生们常常在其中分享自己的作文、板报、绘画作品等,还在评论区讨论交流。然而,在一些平台,这项功能却被用来传播低俗小说和色情图片。江西九江市读者杨菲说,她的儿子曾使用过一款作文素材软件,使用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在软件的“作文素材分享区”中,竟然夹杂着一些低俗的内容。“在作文素材中夹杂不良信息,肯定是平台对内容的审核把关不严,但也不排除有些平台故意利用不良信息吸引青少年关注,从而达到扩大流量、获取利益的目的。”杨菲说。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法务网咨询平台(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