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款怪象"频发,工资能拖就拖,农民工讨薪咋这么难?(2)
农民工欠薪案件呈现多发态势
2020年12月31日,在江西省南昌市劳动监察部门的帮助下,48岁的张秋生终于拿到了被拖欠将近一年的工钱。与张秋生同一天收到工钱的,还有11名曾与他在一个工地工作的工友。
2019年6月,来自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水北镇伍塘村的张秋生与几名同乡工友来到江西省南昌县一建筑工地从事贴砖工作,一直做到2020年1月结束。但事做完后,工钱却没有完全付清。“2019年的工钱老板付得很快,但就是最后的将近1万元一直拖着不付。”张秋生告诉记者。
近年来,国家在农民工工资清欠治理工作上不断“加码”,并取得阶段性成效。但记者调查发现,欠薪案件仍然屡禁不绝,部分案件情况恶劣。2020年9月,南昌市高新区人民法院宣判一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经审理查明,被告人谢某作为劳务公司法定代表人,在一房地产项目施工结束后,将收到的劳务费挪作他用,导致10个施工班组126名农民工的486万余元工资被拖欠。
记者梳理发现,无论欠薪数额高低、欠薪问题严重与否,案件背后都出现一种“尾款怪象”。被拖欠的工资,“老板们”要么硬拖不给,要么如挤牙膏一般,挤一点给一点,在建筑领域很少出现完全不给的情况,但要拿到尾款却难上加难。
202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6起检察机关依法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典型案例,其中3起都为建筑领域案件。2018年3月,黄某承包了重庆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某房地产项目,当年8月底项目完工,在转包人向黄某足额支付工程款的情况下,黄某仅支付了农民工每月生活费,拖欠杨某等18名农民工的劳动报酬共计25万余元。
部分业内人士表示,“尾款怪象”长期存在于建筑领域,“能拖就拖”早已成为一些人的惯用招数。张秋生说,在他的打工经历中,这种情况已发生过多次,最后一笔工钱总是会被拖延好几个月甚至一年,“有时候我们也不知道这钱到底在哪卡住了”。
双重“有限”因素引发“尾款怪象”
记者调查发现,“尾款怪象”的发生,究其根本主要包括内外两大原因,外在原因是“上头打架,下头遭殃”,层层垫资施工让农民工成为牺牲品;内在原因是农民工长期处于弱势地位,维权意识较低,发现欠薪问题大多只会忍。
建设资金有限,垫资施工成常态。记者了解到,作为承包商,建筑企业垫资施工早已成为建筑工程施工中最常见的开发手段之一。部分建筑企业垫资施工后,也会向各类分包公司赊账,而劳务分包公司作为支付农民工工资的用人单位,大多会选择预先垫付工资。
法务网咨询平台(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