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帮家暴受害者打破沉默(4)
谁来帮家暴受害者打破沉默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探索反家庭暴力领域检察公益诉讼
全国人大代表黄美媚 家庭暴力绝非个人私事,而是社会公害。以检察公益诉讼弥补制度缺陷,协助并监督责任主体,将有效保护处于制度和执法边缘的家暴受害弱势群体。在受害人、近亲属、社会组织等均未提起诉讼时,检察机关可作起诉主体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亦可以支持起诉人的身份参与到已提起的诉讼中。
全国人大代表刘蕾 针对反家暴法明确规定的各责任主体未履职尽责,造成家暴长期、严重、普遍发生的情形,检察机关可以通过磋商意见或者检察建议督促其履职。建议最高检会同全国妇联、最高法共同开展反家暴公益诉讼专题调研论证,就受案范围、起诉标准、诉讼请求、执行监督等达成共识,并通过司法解释予以明确。
图①:6月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院与自治区妇联联合创建的“三八红旗手工作室”正式投入使用。该平台将发挥妇女儿童维权岗作用,大力推进反家暴工作。记者邓铁军摄
图②:在上海市嘉定区反家暴庇护站,王春丽检察官(右一)为被害人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其缓解压力,走出心理阴霾。记者林中明摄
图③:80多岁的邬某在家庭纠纷中被儿子砍伤,因经济困难无钱医治而申请司法救助。图为邬某在办理领取救助金手续。记者欧阳晶摄
黑龙江4岁女童被其“继母”和生父暴力虐待至重伤、一中年男子用拖鞋抽打病床上父亲、网红博主宇芽微博发声被家暴……此类事件不断被曝光的背后,还有更多的家庭暴力现象藏匿于当事人的沉默中,成为社会的隐痛。
近日,有全国人大代表和专家学者提出,家庭暴力不仅是个人私事,其危害的是整个社会,因此建议探索开展反家庭暴力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对家暴,检察公益诉讼是否能“打破沉默”?
家庭暴力不是“家务事”
“他随手拿起一个板凳就往我后背、腿、脚、头部打,后来又用砖头砸我的头……他打开煤气罐让我点着煤气,想让我烧死自己。”这是一位遭受丈夫家暴多年女性的自述。
法务网咨询平台(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