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拟立法明确未成年人目睹家暴也是受害者(3)
2019-12-18 11:04法制日报浏览:次
广东拟立法明确未成年人目睹家暴也是受害者
如何保护家暴隐形受虐者
● 2015年全国妇联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2.7亿个家庭中约有30%存在家庭暴力。按每个家庭平均一个孩子计算,我国有近9000万个孩子亲眼目睹过亲人间的施暴过程
● 目睹家暴儿童的情绪、认知和行为等反应与直接受暴儿童相近,其心理创伤程度并不比后者轻
● 代际传递是家暴久禁不绝的重要原因之一。将目睹家暴儿童界定为受害者,以法律形式呈现家暴影响的隐蔽性和潜伏性,是切断家暴代际传递的有效方法之一
36岁的王奇(化名)觉得自己病了,而且得的是一种怪病。每次看见酒瓶,他都有一种拿起来砸向别人的冲动。
经过心理咨询,王奇的病根找到了——满脸通红的父亲拿着酒瓶砸向母亲,酒瓶在与母亲的脸部撞击时破裂。“那一刻,母亲刺耳的尖叫声好像刺穿了我的身体,我全身僵硬了,看着玻璃碎片扎进母亲的脸,鲜血顺着她的脸颊留下。”
时隔30年,这一幕仍然刻在王奇的脑海里。目睹家暴给王奇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如今他至少需要接受一年的心理治疗。
与王奇一样,因为目睹家庭暴力而造成心理创伤的人还有很多。
近日,《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办法(草案)》提请审议,在反家庭暴力法基础上作出细化规定,其中明确规定,目睹家暴的未成年人也是家暴受害人。
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解读称,此次广东拟立法将目睹家暴未成年人的问题揭示出来并提供保护,具有示范借鉴意义。
儿童目睹家暴发生
无能为力留下阴影
在王奇的记忆里,父亲是个“酒鬼”,每次喝完酒都会殴打母亲。当时只有4岁的王奇除了哭什么也做不了,躲在角落里浑身发抖。
这些记忆给王奇带来的伤害是刻骨铭心的。有一天,王奇的的新生儿子正在喝奶,他转眼看见一个喝了一半的酒瓶,突然就很想拎起来。“我被这个转瞬即逝的念头吓得不轻,这是出生没几天的亲儿子啊。”
从此,王奇告诫自己“离儿子远一点”,不再喝酒,他害怕成为父亲那样的人,更害怕永远躲不掉那个施暴者的影子。
“如果11岁那一年,我第一次目睹爸爸打妈妈的时候,我能够冲出那个门缝,能阻拦我的爸爸打妈妈,也许后来的一切都不会发生。”2017年,时年38岁的女导演黄莉站在《演说家》的舞台上,缓缓讲述了折磨自己20多年的家暴问题。
父亲打母亲,母亲打她,年幼的黄莉陷在家暴的漩涡里,苟且偷生。
回忆往昔,黄莉没有愤恨,反而充满了自责。她责备自己没有冲出来,责备自己无力保护母亲。
实际上,像黄莉一样,看着父亲打母亲却无能为力的孩子还有很多。
14岁的女孩小白就曾目睹了7年家暴。7年前,母亲因患有精神病与家人(主要是父亲)发生纠缠,时间一长便演变成家庭暴力。父亲会因为母亲吃药的问题,与母亲发生争吵,有时父亲会对母亲动手。小白记得最激烈的一次是,母亲因小事激怒了父亲,父亲踹了母亲一脚,母亲歇斯底里地责骂父亲。
7年来,小白几乎每天不敢睡觉,她害怕有一天突然醒来发现母亲没有呼吸了,她只能靠听着母亲睡觉打鼾来确认母亲还活着。这种状态持续至今。
“其间,母亲喝农药自杀两次,但是都被抢救了过来。”小白形容自己父母的婚姻是一场悲剧,母亲耽误了父亲,父亲在忍耐中一次次爆发。
由于长期目睹家暴,小白的脾气变得暴躁,易冲动。小白的老师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小白生气时会摔东西,缺乏自信心,遇事易逃避,学习成绩也不好,与同学的关系较差。
对于王奇、黄莉、小白这些当年目睹家暴的未成年人,中华女子学院法学院副教授张荣丽给他们归了类别,即指在家庭中没有遭受家暴,但经常亲眼见证家庭暴力发生的未成年人。
如何保护家暴隐形受虐者
● 2015年全国妇联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2.7亿个家庭中约有30%存在家庭暴力。按每个家庭平均一个孩子计算,我国有近9000万个孩子亲眼目睹过亲人间的施暴过程
● 目睹家暴儿童的情绪、认知和行为等反应与直接受暴儿童相近,其心理创伤程度并不比后者轻
● 代际传递是家暴久禁不绝的重要原因之一。将目睹家暴儿童界定为受害者,以法律形式呈现家暴影响的隐蔽性和潜伏性,是切断家暴代际传递的有效方法之一
36岁的王奇(化名)觉得自己病了,而且得的是一种怪病。每次看见酒瓶,他都有一种拿起来砸向别人的冲动。
经过心理咨询,王奇的病根找到了——满脸通红的父亲拿着酒瓶砸向母亲,酒瓶在与母亲的脸部撞击时破裂。“那一刻,母亲刺耳的尖叫声好像刺穿了我的身体,我全身僵硬了,看着玻璃碎片扎进母亲的脸,鲜血顺着她的脸颊留下。”
时隔30年,这一幕仍然刻在王奇的脑海里。目睹家暴给王奇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如今他至少需要接受一年的心理治疗。
与王奇一样,因为目睹家庭暴力而造成心理创伤的人还有很多。
近日,《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办法(草案)》提请审议,在反家庭暴力法基础上作出细化规定,其中明确规定,目睹家暴的未成年人也是家暴受害人。
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解读称,此次广东拟立法将目睹家暴未成年人的问题揭示出来并提供保护,具有示范借鉴意义。
儿童目睹家暴发生
无能为力留下阴影
在王奇的记忆里,父亲是个“酒鬼”,每次喝完酒都会殴打母亲。当时只有4岁的王奇除了哭什么也做不了,躲在角落里浑身发抖。
这些记忆给王奇带来的伤害是刻骨铭心的。有一天,王奇的的新生儿子正在喝奶,他转眼看见一个喝了一半的酒瓶,突然就很想拎起来。“我被这个转瞬即逝的念头吓得不轻,这是出生没几天的亲儿子啊。”
从此,王奇告诫自己“离儿子远一点”,不再喝酒,他害怕成为父亲那样的人,更害怕永远躲不掉那个施暴者的影子。
“如果11岁那一年,我第一次目睹爸爸打妈妈的时候,我能够冲出那个门缝,能阻拦我的爸爸打妈妈,也许后来的一切都不会发生。”2017年,时年38岁的女导演黄莉站在《演说家》的舞台上,缓缓讲述了折磨自己20多年的家暴问题。
父亲打母亲,母亲打她,年幼的黄莉陷在家暴的漩涡里,苟且偷生。
回忆往昔,黄莉没有愤恨,反而充满了自责。她责备自己没有冲出来,责备自己无力保护母亲。
实际上,像黄莉一样,看着父亲打母亲却无能为力的孩子还有很多。
14岁的女孩小白就曾目睹了7年家暴。7年前,母亲因患有精神病与家人(主要是父亲)发生纠缠,时间一长便演变成家庭暴力。父亲会因为母亲吃药的问题,与母亲发生争吵,有时父亲会对母亲动手。小白记得最激烈的一次是,母亲因小事激怒了父亲,父亲踹了母亲一脚,母亲歇斯底里地责骂父亲。
7年来,小白几乎每天不敢睡觉,她害怕有一天突然醒来发现母亲没有呼吸了,她只能靠听着母亲睡觉打鼾来确认母亲还活着。这种状态持续至今。
“其间,母亲喝农药自杀两次,但是都被抢救了过来。”小白形容自己父母的婚姻是一场悲剧,母亲耽误了父亲,父亲在忍耐中一次次爆发。
由于长期目睹家暴,小白的脾气变得暴躁,易冲动。小白的老师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小白生气时会摔东西,缺乏自信心,遇事易逃避,学习成绩也不好,与同学的关系较差。
对于王奇、黄莉、小白这些当年目睹家暴的未成年人,中华女子学院法学院副教授张荣丽给他们归了类别,即指在家庭中没有遭受家暴,但经常亲眼见证家庭暴力发生的未成年人。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法务网咨询平台(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