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3)
2019-03-03 12:52光明网-《光明日报》浏览:次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思维三人谈】
关于历史思维,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
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
嘉宾:
林文勋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大学校长
俞金尧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杨朝明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
主持人:
光明日报记者 王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鉴古知今,学史明智。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需要重视、研究、借鉴历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树立历史眼光,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科学思想方法。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光明日报记者约请三位嘉宾围绕什么是历史思维、历史思维何以重要、如何运用历史思维等议题展开探讨。
1.历史是过去的现实 现实是未来的历史
主持人:历史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资源,他一向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历史思维的培养。在您看来,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历史?什么是历史思维?
俞金尧: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过去延续而来:有些看上去是现实的东西,实际上是历史的产物,例如东西方格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有些现状是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得到强化的结果,例如经济全球化;有些事前人已经历过,而我们还在进行中,例如工业化、城市化;等等。总之,现实与历史无法割裂,不懂历史,就无法深刻理解现实,更不能自觉把握未来。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要掌握正确的历史思维、培育和增强历史思维能力。
关于历史思维,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
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
嘉宾:
林文勋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大学校长
俞金尧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杨朝明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
主持人:
光明日报记者 王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鉴古知今,学史明智。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需要重视、研究、借鉴历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树立历史眼光,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科学思想方法。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光明日报记者约请三位嘉宾围绕什么是历史思维、历史思维何以重要、如何运用历史思维等议题展开探讨。
1.历史是过去的现实 现实是未来的历史
主持人:历史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资源,他一向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历史思维的培养。在您看来,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历史?什么是历史思维?
俞金尧: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过去延续而来:有些看上去是现实的东西,实际上是历史的产物,例如东西方格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有些现状是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得到强化的结果,例如经济全球化;有些事前人已经历过,而我们还在进行中,例如工业化、城市化;等等。总之,现实与历史无法割裂,不懂历史,就无法深刻理解现实,更不能自觉把握未来。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要掌握正确的历史思维、培育和增强历史思维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书写好新的历史,就要切实增强历史思维能力。图为嘉兴南湖红船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倡的历史思维,是人们根据从历史中获得的知识和认识,分析、理解现实世界的一种具有时间深度的思想方式,历史思维能力,则是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能力。对历史的客观认识是形成正确的历史思维的前提,唯物史观是其思想基础。历史思维具有宏大的视野和丰富的内涵,例如,对历史规律性的认识,对人类文明趋势的把握,对历史发展延续性和阶段性的理解,对长时段与短时段关系的领会,对历史整体与局部关系的辨识,对过去、现在和未来关系的看法,以及用历史的眼光分析、理解、评判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等等。
杨朝明:孔子说:“坏国、丧家、亡人,必先去其礼。”龚自珍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都鲜明表达了历史的重要性。人是历史的产物,其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对历史的认识密切相关,其知识的积累、认识的深入、境界的提升、格局的形成,无不依赖于对历史的掌握。恩格斯说,凡不是自然科学的科学都是历史科学。中国是重视历史的国度,连绵不断的历史文献,鉴往知来、继往开来的历史意识,都包含和孕育着人们的历史思维。正是因为有了历史思维,人们才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才能“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法务网咨询平台(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