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曹永彬:百姓无小事,建议设“厕所银行”
(记者 董红军)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关乎农村老百姓的民生问题之一,也是农村民生领域的短板之一,解决农村如厕难问题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民生大事。1月28日,河南省政协委员曹永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设立农村厕所建设基金甚至厕所银行,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农村厕所改头换面。
厕所看似是小事 却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大事
说起农村厕所,大多数人的第一感受是又脏又臭。有些厕所就是几捆玉米杆围起一个摇摇欲坠的棚子,有些是在自家院墙外面用土坯或碎石块堆一个厕所、有的两块青石一搭便是厕所。这些旱厕,不仅仅是气味难闻,到了夏天蚊蝇乱飞,更重要的是卫生隐患大。
“厕所不仅是日常生活必备的设施,还是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标志。”曹永彬表示,目前我省不少农村地区厕所设施和入厕环境极为落后,大都没有标准化公厕,居家厕所多是与猪圈、鸡窝连在一起的露天厕所,这种状况不尽快改善,农民生活和健康水平将无法保障,小康社会将难以实现。
在曹永彬看来,厕所虽是小事,却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大事,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来个“厕所革命”,补齐农村厕所建设这一短板。
建议设“厕所银行”解决农村厕所建设资金
到底该如何解决农村厕所难题,该有哪个部门来具体负责,资金又该从哪儿来呢?
“农村厕所长期存在‘脏、乱、差、少、偏’五大问题,虽然原因众多,但轻视和忽视厕所总体规划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对此,曹永彬认为,应该将农村厕所登上规划的“大雅之堂”。
同时,曹永彬表示,如果现在问起农村厕所谁来管,可能有些地方的县委书记或县长都不一定能答不上来,“对于农村厕所的问题,卫生局应该管,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也应该管,农业局也应该管,可以说很多部门都该管,但是一直以来谁都没有管好,致使农村厕所建设步履艰难,欠账越来越多。”对此,曹永彬建议各地在县一级成立“新农村厕所建设办公室”,隶属于县发改委领导,政府一名主管领导牵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并且,将农村地区厕所建设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
在不少人看来,农村地区厕所建设最缺的是资金,对此,曹永彬表示,可学习外地经验将公厕建设纳入农村小康建设总体规划,与农村公共卫生资源统筹兼顾,采取国家补一块、地方拿一块、乡村筹一块的办法加以解决,也可以采取PPP模式。“同时建议设立农村厕所建设基金,甚至厕所银行,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农村厕所建设。”
采访中,曹永彬同时表示,农村厕所现在大体有三种模式:一是公共厕所,二是联户厕所,三是户院厕所。三种形式厕所,大都是传统的旱厕,包括茅房、蹲便池和化粪池,设施十分原始落后,是“脏、乱、差”的根源,也是疾病传播的源泉。因此,他建议淘汰传统落后的旱厕,创新并推广有应用前景的新型旱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