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化
PC版

山东佛教造像有着“曹衣出水”的美誉

2018-01-08 16:02网络浏览:

本网讯(特约调研员:陈效龙)北魏时期的山东佛教造像,与周边地区文化不断交流,兼收并蓄,不断发展。到北齐时期,艺术风格呈现出地方特色,逐渐形成了具有山东特点的“青州样式”,衣薄如贴体,如刚从水中捞出,从而赢得“曹衣出水”之美誉(“曹衣出水”是北齐曹仲达创造的中国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画法之一,多用细笔紧束,似衣披薄纱,如刚从水中捞出,后人因之命名),成为具有影响的时代样式,也成为佛教造像楷模之一,最终发展成为独树一帜、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山东佛教造像体系,其艺术水平之高、风格之独特,在中国雕塑史上写下了辉煌一页。  

山东佛教造像有着“曹衣出水”的美誉

 

北魏皇族多信奉佛教,山东佛教也就逐渐兴盛起来。山东纳入北魏版图后,孝文帝将青州、齐州名门望族和百姓迁至代郡(今山西大同)一带,其间恰逢云冈石窟开凿、佛教经典翻译兴起。朝廷兴佛,后来因代郡撤销而回到故地的移民,也将佛教信仰带回故乡。佛教在山东稳定发展,并由此走向兴盛。  

佛教的兴盛,带来佛教造像的兴起,于是推动了佛教造像艺术的发展。北魏在中国境内开凿了无数佛像,艺术造诣非常之高,如著名的山西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佛教造像,特色鲜明,目前,山东博物馆、青岛市博物馆、青州市博物馆、潍坊博物馆等场馆,均藏有北魏时期的佛教造像。  

遍览北魏佛教造像,你会发现一个显著的特征:微笑。佛的微笑给人一种深邃之感,庄严中透着几许慈祥,宁静中透着几许博爱,目光中流露着对众生的关注,比起早期北魏的石窟造像,已经开始迈出世俗化的步子,给人带来一些亲和之感,除了宗教的圣洁之外,还具备人性之美,所以更容易博得大众的喜爱。  

举迁徙青州、齐州百姓于平城(今大同)一带,山东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迟缓。太和(477年─499年)初年,百姓东返以后,佛事活动日渐频繁,逐渐兴盛。太和元年以后,造像数量明显增加。到北魏晚期,山东佛教迎来鼎盛期,造像数量激增,但并没有如西安、洛阳等城市形成具有重大影响的佛教中心,即便是泰山、青州、千佛山等,也只是地区性的佛教中心。  

青州、齐州造像数量众多,而南青州、兖州和北徐州,只有零星造像的发现,说明鲁西南地区虽是山东佛教最早流传地区,但到了北魏时期,鲁北地区的佛教发展比鲁南地区活跃。其中,青州出土的佛造像年代不仅最早,而且数量最多,远远超过了齐州造像数量。说明到北魏时期,青州已取代齐州位置,取代四世纪中叶山东第一个佛教团体——泰山僧朗位置,成为当时山东最重要的佛教中心。  

山东佛教造像所使用的材质,早期以金铜为主。正光(520年-525年)以来,石雕数量开始增加,逐渐成为主流。不过金铜造像在山东佛教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虽然北魏时期部分金铜造像仍延续旧有传统,风格趋于保守,但还有一些金铜造像在表现技法、衣纹饰物的处理上,有了新的突破,反映出当时工匠不断求新求变的理念。工匠们将新的造型、技巧在小型金铜造像上运用熟练之后,便广泛地应用到大型石雕上。所以山东地区金铜造像虽然尺寸不大,但在山东佛教造像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责编:李凤伟)

山东佛教造像有着“曹衣出水”的美誉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