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黑板!流脑高发季 这样预防最有效
早诊断、早治疗。对病人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并有效控制流脑的传播流行。做好流脑预防工作,注意按时接种流脑疫苗。
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任何年龄组都可发病,以冬春季发病较多。流脑的传染源是带菌者和病人,病原菌可以通过咳嗽、说话、喷嚏等飞沫在空气中传播。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多、传播快、来势凶猛、危害性大。新中国以来曾发生过3次全国性流脑大流行,流行菌群一直以A群为主,发病主要集中在婴幼儿,随着1985年A群流脑疫苗接种,流脑发病得到有效控制。但是,近年来流脑致病菌群悄然发生了改变,中国多个省份出现C群流脑流行,W135群发病也不时见于报端。2015年我市从流脑病人标本中分离到了W135群菌株,这是W135群致病菌株首次在我市发现。
典型流脑的早期临床表现类似于“感冒”,如发热、咽痛、咳嗽和流涕等,也可突起寒战、高热、头痛、呕吐、全身酸痛、神志淡漠或烦躁不安,最具特征性的是皮肤粘膜出现瘀点、瘀斑,随后可能出现剧烈的头痛、频繁呕吐、极度烦躁、颈强直等脑膜炎的症状体征,检查血常规显示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普通型流脑用抗生素治疗极其有效,绝大多数可以完全治愈;但暴发型流脑的治疗相当困难、病死率极高。流脑的病情发展很快,及时有效的治疗能挽救病人的生命,而稍稍延误就可能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提醒大家,发热病人应及时到正规大医院发热门诊部请有经验的医
师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带来不良后果。流脑虽来势凶猛,发病急剧,但只要掌握发病规律,是可以预防的。预防流脑的措施主要有早期及时发现流脑病人,并对其进行隔离和治疗。彻底清理环境和室内卫生,居住环境常通风、减少探亲访友,外出时可戴口罩,儿童避免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并注意防寒保暖勤晒衣被。个人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淡盐水漱口,加强营养和室外活动,增强体质,保证充足睡眠,提高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
此外,目前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脑感染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目前有针对A群、C群、W群、Y群菌株的流脑疫苗。A群和C群流脑疫苗已经列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宝宝在6-18月龄接种2针A群流脑疫苗;3周岁与6周岁分别接种1针A+C流脑多糖疫苗。其他易感人群也应到接种门诊自费接种。(责编:李凤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