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化
PC版

兰家遗址: 鲁北繁盛文化的历史见证

2017-11-24 09:14中国法务网浏览:

本网讯(特约调研员:隋晓丽)这里水力资源丰盛,文化遗存丰富,孕育着商周以来浓厚的文化底蕴,曾出土很多青铜器,奴隶社会流行的殉葬习俗在这里也有发现,曾出土过殉葬坑,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就是滨州滨城区三河湖镇的兰家遗址。  

兰家遗址: 鲁北繁盛文化的历史见证

上个世纪60年代,在当时的滨县堡集兰家开挖付家河的时候,施工的人们在这里挖出了很多的青铜器,涵盖卣、觚、爵、剑、戈等等,引起了省里有关部门的重视。根据出土的文物,人们知道,早在四千多年前,这里就有先民生活,而后的两千年前,又有先民在这里生活。经过仔细鉴定,确定为龙山文化和商周遗址。  

这个遗址东西长500米,南北宽250米,面积12.5万平方米,出土的卣、觚、爵、戈、鬲器物的形制、纹饰等多数具有商代晚期的特征。除了青铜器,还出土了石器、骨器、陶器等,1977年被当时的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鬲是那个时期的食器,觚、爵、卣都是酒器,商周时期很重视饮酒,所以铸造了大量的酒器。卣(读作“有”)常见于商朝和西周时期,口椭圆形,足为圈形,有盖和提梁,通常商朝的卣多椭圆形,西周则多圆形,觚(读作“孤”),是一种用于饮酒的容器,也用作礼器。圈足,敞口,长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现为喇叭状,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  

从这些出土文物来看,此地应该是一个高级形制的聚居地,因为在那个年代,“酒”是只有高级贵族才可以尽情享受的奢侈品,不但尽情享受,而且酒器很讲究,这些也就是有人认为此地是东夷大国薄姑国的都城所在地的缘由。  

兰家遗址北部堆积层中发现了大量的骨料及半成品骨器,能辨认的有牛骨、马骨、猪骨、羊骨、狗骨、鹿角,而以牛骨和猪骨为最多。从切、剖、凿、刻、磨的痕迹中可以看出使用的工具很锐利,制作技术也比较高超。  

兰家遗址,聚落规模大,聚落布局有明显规划,比如有专门的居住区、贵族墓地、平民墓葬区、骨器作坊区和生产盔形器的制陶区。贵族墓葬内还出土了青铜礼器和兵器,礼器上有族徽符号。这说明,兰家聚落具有较高的等级。 

另外,奴隶社会流行的殉葬习俗在这里也有发现,曾出土过殉葬坑,发现了大量的牛、马、羊骨头和一些人骨,还有青铜武器。1978年惠民地区文物管理所曾清理殉马坑一处,因受河水冲刷,马骨已不完整,头向正北,是被杀死后埋葬的。尽管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该殉马坑都不能和齐景公的殉马坑相比,但这里的殉葬早于齐景公,或许是齐景公殉马坑的滥觞所在了。(责编:李凤伟)

兰家遗址: 鲁北繁盛文化的历史见证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