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化
PC版

残片里的历史—怡园之美或将再现

2017-11-17 09:49中国法务网浏览:

本网讯:(特约调研员 袁宝柱)近日,记者从淄博市有关部门了解到,淄博市博山区重修怡园,有市民在怡园的清音阁施工现场南侧发现了几块残碑,碑上或镌刻文字,或雕刻了精美的图案。经过博山文化部门有关专家的辨识和考证,认定其中一块残碑与清代同治年间重修怡园鱼池有关,具有极高的文化和史料价值。

残片里的历史—怡园之美或将再现

    15日,记者联系到博山文化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他告诉记者,11月8日6:40,他路过博山区怡园复建工程的工地,看到一段围墙已经拆到墙根了。“在我的印象中,这段围墙是1980年代建设博山区图书馆时建的,当时附近有几块碑一直不知所踪,我推断可能被当做墙基埋在了下面。”自从怡园复建工程开始,黄祖杰就一直十分关注工程的进展,今年8月份,还仔细查看过这段墙。
    1937年博山三元堂书店出版的《重修博山县志》有这样一段记载,“基本上能够断定,这就是同治年间(公元1862年至1874年)户部给事中刘秉厚为怡园所作的《重修怡园鱼池记》。”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他对这一段记载印象深刻,但重修怡园鱼池的碑文却从来没有见过,这次能够发现这一段残碑的确让他非常惊喜。
    据资料记载,刘秉厚是章邱县(今章丘区)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咸丰年间任贵州司主事,同治三年升江南道监察御史,官至户部掌印给事中。在任期间,刘秉厚为民办事,受到百姓爱戴。刘秉厚在博山居住期间,见鱼池颓圮已久,有溃决之虞,恰有乡人商议对鱼池进行修葺,他欣然赞同。鱼池修好后,写下《重修怡园鱼池记》一文,重现了“清音阁高檐冀展,回栏曲榭,铺石导水,环阁而流”,池中“锦鳞嬉戏其间,水自石龙口中泻于池中,莲盆承之喷珠溅雪”的幽美景致。
    记者了解到,怡园建于清康熙二十四年,坐落在博城东关外“后乐桥”北侧,为清代博山著名文人赵进美的别墅。清音阁是怡园众景之最,俗称“水阁”,堪称博山最美的亭阁建筑。清音阁仿扬州阁形式建造而成,高三丈,长方形体,四围曲栏护连,栏下筑有石槽,导范泉之水环阁而流。有推测,清音阁周遭石槽之水应该与鱼池相连通。据记载,推开清音阁的窗户就能欣赏鱼池美景。不过,由于年代久远,鱼池早已埋没不见。目前,博山区文化部门已经将这些石碑交付赵执信纪念馆予以妥善保护。(责编:李凤伟)

残片里的历史—怡园之美或将再现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