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热点
PC版

查官司进度 手机扫码真方便

2017-10-30 16:46中国法务网浏览:
    本网讯:功能齐全的社区诉讼服务站,让市民在家门口就完成调解、诉讼程序;入驻在交警部门的法官团队高效运作,一个工作室可以承担城区70%的交通事故类案件;专业的金融巡回法庭集中处理金融类案件,节省了群众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还有创新的微信“扫码”服务,一扫就能跟踪自己的案件进展……山东济宁任城区法院多项举措共同推进,打通司法最后一公里。
省内首创社区诉讼服务站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任城区薛口家园小区北门的任城法院“薛口社区诉讼服务站”看到,总面积并不算大的服务站内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附近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完成诉讼案件立案、保全、调解、开庭和执行的“一条龙”服务。
服务站自成立以来,“法官工作室”和“执行团队”两个工作室高效运转,每年可以完成1000余起案件的审理执行。“建立社区诉讼服务站也是我们在省内率先展开的创新之一,目的就是为了真正打通司法便民‘最后一公里’。”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了探索社区诉讼服务站的司法服务新模式,任城区法院还在市交警支队市中区勤务大队设立了交通事故法官工作室,主要负责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法律咨询、诉前调解、立案、财产保全、审判、司法确认等工作。8个月共审结案件392件,案件调撤率到达95%。
    一个二维码对应一起案件
    任城区法院3000平方米的诉讼服务中心,在原有立案、收费、送达、保全、咨询、引导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基础上,新增了公证送达、电子自助立案、材料收转、多元矛盾化解、速裁确认等功能区,并运用“互联网+”理念实现网上服务与窗口传统服务的无缝对接,提升了诉讼服务的信息化和科技化水平。2014年以来,诉讼服务中心共接待当事人10.3万人次,接听来电咨询8000余次,办理送达9.8万人次。
记者在送达服务大厅发现,不少送达文件的封面上都印着一个二维码,而且每个文件的二维码都不一样。“一个二维码对应一起案件,收到文件后用手机扫描一下二维码,就能立刻收到自己案件的信息。”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让群众更方便地了解案件进展、节省诉讼时间,任城区法院探索运用微信、电子送达和网上公告等新送达方式,扩大民商事案件简易程序适用范围,简易程序适用率达84.8%。
    曝光“老赖”有高招
    “在执行案件中,‘老赖’是个特殊群体,他们通常有能力执行却以各种方式拖延执行,对社会风气和群众利益造成了恶劣影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针对“老赖”,任城区法院采取了全面曝光的方式,在城市主干道、广场、商业街区、火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通过10个户外大型广告屏及三辆流动宣传车,以图文反复滚动播放的形式,分批次对失信被执行人照片、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信息公开曝光。
    同时,任城区法院还通过电视、报刊、网络、广播等媒介定期发布执行工作动态、打击拒执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并发挥微博、微信、官方网站“两微一网”和法院LED大屏幕的传播优势,宣传法院执行工作政策和工作动态,在对被执行人进行威慑的同时,引导失信被执行人主动执行和解、自动履行法律义务。
今年以来任城区法院开展“凌晨执行行动”8次,累计组织执行干警680余人次,出勤警务车辆70余辆,执结案件2737件,实际执行到位金额3.9亿余元,向当事人发放案款3.3亿余元,依法拘留、拘传被执行人132人,有效地震慑了“老赖”。(责编:李凤伟)

版权所有@法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