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助力传统经济大省山东“老树发新芽”
新型化学发泡剂解决世界性难题,生物循环产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多项关键技术打破国际垄断……科技创新正令传统经济大省山东焕发全新的活力。
传统产业占区域经济约70%,重化工业又占传统产业约70%,在积淀百年的经济基础上转型升级,无疑需要涅槃重生的智慧和勇气。
近日,记者随科技部调研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中,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已上升到34.69%,以科技创新促经济转型成效显著。
创新成果遍地开花 “高精尖”产生强劲动能
为推动科技创新,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山东省对科技创新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推动省属院所改革治理结构,提升科研院所创新活力;赋予科技领军人才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人财物支配权和资源调动权,并完善股权、期权及分红等激励机制;对科技创新企业,通过政策引导、服务保障、资金扶持,提升企业创新动力。
机制改革催生了创新成果,技术突破带来了产业回报。
2017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近2.8万亿元,同比增长16.95%。
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李储林表示,科技创新是新旧动能转换的“牛鼻子”,只有科技创新全面突破,才能支撑起“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新格局。
高新科技“点石成金” 传统产业“脱胎换骨”
高新产业要发展,传统产业也不能全丢。事实上,生活中的大部分必需品均来自传统产业,传统产业经过改造提升,完全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为便利尖端科技成果与传统产业有效对接,山东省打造了知识产权展示交易平台,使知识产权供需双方集中高效对接。2016年,山东省实现技术交易22260项,合同金额超过420亿元,科技成果产业应用提速明显。
与此同时,山东省鼓励传统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前端科技研发,使行业改造提升更具针对性和效率性。
量身打造服务体系 让科创企业“跑得更快”
每天数十家企业申请入驻,高峰时期“一号难求”,济南高新区对科技企业的吸引力还在持续增强。除高新区的政策优势及地处山东的成本优势之外,山东省日益完善的服务体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降低企业科研成本,济南高新区出资购买大型科研设备,打造科研技术支撑服务平台,供园区企业免费使用,这在全国高新区中并不多见。
“大型科研设备价值昂贵,而企业科研往往只在关键阶段需要使用,单独购买大型设备并不划算。”济南高新区负责人介绍,通过技术支撑平台,科研企业降低了成本,大型设备的使用率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截至目前,济南高新区共投入资金约16亿元,打造公共服务平台22个,涵盖电子信息、网络通信、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领域。
为支持中小微科技企业,降低科研风险,山东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设立“科技板”,鼓励银行为中小微科技企业授信,并建立风险补偿机制,为科技企业创新活动解除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