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幸福来敲门 看居家养老“私人订制”
2017-10-10 09:39中国法务网浏览:次
本网讯:青岛市市北区台东街道台东六路社区工作人员日前敲开了85岁的独居老人蒋老人的家门,不仅给他送去了牛奶,还帮老人收拾家,陪他聊天。这是市北区专门面向辖区60岁以上独居老人和失独家庭老人的“幸福敲门”慰老活动,以“关心慰问”为主,“实物关怀”为辅,符合条件的老人均可申请该服务,也是市北民政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的一项新服务。据悉,市北区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分兜底保障“三无”老人、困境保障(低保、低收入家庭)老人、重点保障(失能、高龄、独居)老人三步走,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护理等老年人居家所需的基本服务。
老人说,自从他申请了“幸福敲门”这项服务后,每周都盼着“幸福的敲门声”。今年,市北区将“幸福敲门”列为区办实事,自9月起每周两次敲门。“幸福敲门”活动面向年满60岁,具有市北区户籍且实际居住在市北区的独居老人和失独家庭老人群体。凡符合条件的独居老人或失独家庭老人均可在居住地所在社区申请,经街道审核公示后于次月起享受探视服务。目前,已经有近3000位老人申请该项服务。
“独居老人是近年来备受社会关注的群体,他们身边无人陪伴,最怕的就是孤独,遇到生病或者急事难事,更需要帮忙照应的人。”青岛市市北区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市北区投入300万元,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独居老人探视服务。上门服务的工作人员经过统一的专业培训,能准确把握老人的心理,通过和老人聊天了解老人的生活现状和困难。当敲不开门时,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和老人的家人或所在社区工作人员联系。下一步,这一活动还将纳入市北区智慧养老平台,实时查看工作人员服务情况,记录老人实际体验,给老人提供定制个性化服务,提高老人的幸福生活指数。(责编:李凤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