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政放权“放管服” 经济迸发新活力
本网讯:在基本完成三年简政放权任务的基础上,山东省又启动了新一轮放管服改革,围绕削权证、流程再造、精准监管、体制创新、规范用权五大行动,为企业松绑,为创新除障,为公平护航。
前几天晚上,一位海南三亚的客户,给在烟台市福山区的张女士,下了一个大订单。本来是件高兴事,可对方提出了要开发票。这大晚上的,办税服务厅早下班了,发票怎么开?
一打听才知道,当地国税部门开通的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领发票、开发票、认证发票,所有手续一个人在自助机上就能全办了。随去随办,根本不需要托人。
烟台市福山区国税局纳税服务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自助办税既方便纳税人全天候办理,提高了办税效率,还缓解了我们办税服务厅的工作压力。”
服务方式的创新,来自于服务流程的再造和机制体制改革的深化。在济宁汶上县,工商部门在全省率先取消了动产抵押评估环节,企业可以凭着买设备的发票和合同就能完成评估认定。新落户的荣盛制药,因为上设备、盖厂房,资金紧张。就是靠这个新政策,顺利从银行拿到了二百多万元贷款。
动产抵押评估原本是一个收费环节,取消后,工商部门就只负责登记注册,银行跟企业的业务链也少了一环。方便了企业、群众,也真正触及到了一些部门实实在在的利益。
放权不是放责,动产抵押信息,要在网络化监管平台上及时向社会公示,避免重复抵押。合理的放权激活了资本市场。相关负责人表示,“动产抵押的融资额实现迸发式增长,今年达到了九亿多元,比去年增长三十多倍。”
为了让各界对改革有更真切的获得感。山东新一轮放管服改革明确要求,除了需要国家批准或涉及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等五大事项外,能取消的审批原则上都要取消。凡是企业能够自主决定、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可以采用事后监管的投资项目,坚决取消核准。用高效率、高品质、高标准的政府服务,赢得群众的好口碑、企业的好体验,发展的好环境。(责编:李凤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