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海洋环境屏障 增殖海草规模修复
本网讯:近日,记者从威海市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获悉,威海市在威海湾逍遥湖水域顺利完成大叶藻规模化增殖工作。据了解,这是威海市首次进行海草床规模化修复,也是我国首次开展大叶藻规模化增殖,对打造鱼、虾、蟹、贝、藻(草)等多营养级协调发展的增殖新模式、完善和提升海洋牧场生态功能等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本次规模化增殖有两种方式,一是将成熟的大叶藻植株植入湖底,二是将大叶藻种子铺撒在湖底。当天上午,威海市渔业主管部门先对即将投放的大叶藻植株和种子进行了现场查验。随后,潜水员潜入逍遥湖,将大叶藻植株一棵一棵植入水底。播撒种子的程序则较为复杂,由于大叶藻的种子很小,为了把种子固定在水底,技术人员先将种子装进一个个小麻包,然后将麻包装满土,最后由潜水员送入水底。
当天,海洋水产学院相关专家也到现场进行了技术指导。据专家介绍,大叶藻就是通常所说的海草,是建造海草房的主要原料。大叶藻形成的海草场和红树林、珊瑚礁构成三大典型的近海海洋生态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在北方,海草场是恢复渔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方法,它是鱼、虾、贝等海洋生物的重要产卵场、育幼场和栖息场,同时还能为许多动物,如绿海龟、大天鹅、海胆、刺参等提供重要的食物来源。此外,海草场还具有净化水质、捕获沉积物和固定底质等作用,是保护海岸的天然屏障。
据介绍,近年来,随着破坏性贝类挖捕、高强度经济生物养殖及围填海和码头建设等人类活动的加剧,各地区海草场资源严重衰退,开展以大叶藻为主的海草场修复已成为当务之急。
“逍遥湖是新建的人工湖,水下的海草资源十分匮乏,选择在此增殖大叶藻,有利于逍遥湖生态系统的修复。”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说,本次规模化增殖选取了逍遥湖水域和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处地方,在逍遥湖水域完成了大叶藻植株5万株的移植增殖和10万粒种子的底播增殖。(责编:李凤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