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获得感促“脱虚向实”(2)
本网讯: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如何回归本分、促进资源脱虚向实,是今后一段时间金融业发展面临的一次“大考”。
促进金融资源持续“向实”,银行业是主战场。央行发布的《年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16年银行业对实体经济发放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7.4%。这表明,当前银行信贷资金仍是服务实体经济的中坚力量,是最主要的“源头活水”。银行资金的流向不出现问题,金融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的大局就基本可定。
从近几年情况看,我国银行业盈利能力依然可观,在支持经济发展方面功不可没。同时,也出现了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银行业利润增速呈下降趋势,资金自我循环、自我发展,部分领域杠杆率高企。纵观世界经济金融史,几乎找不到实体经济萧条、衰退而银行业还能独善其身的案例。如果银行业对实体经济的难处作壁上观,好日子难以持久,只有深深扎根于实体经济的土壤,银行自身才能茁壮成长。
然而,道理虽然明了,但要让银行立马切换“跑道”,并不容易。作为市场主体,银行要对股东、客户、员工负责,趋利避害是其本能,自然更青睐那些规模大、发展成熟、利润高的企业。对于处于成长期、面临很大不确定性的新兴企业,或者处于逆境但质地不错、很有可能反转的企业,银行从规避风险的角度,往往选择敬而远之、不爱搭理。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选择也情有可原。
如何打破这种僵局?在倡导银行的社会责任之外,关键是要增强银行“脱虚向实”的自觉性,在其追求自我发展与服务实体经济之间形成共鸣共振。只有让那些踏踏实实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机构有了获得感,乐于“脱虚向实”,它们才能“耐住寂寞”,陪伴企业走过成长期、低潮期、困难期,迎来银企双赢的收获季,从而真正形成银行业全心服务实体经济的内生动力。
从外部环境看,银行业需要一个鼓励、支持其服务实体经济的氛围。应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评价体系,准确反映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程度;加快打通信息壁垒,加强企业金融信息系统建设,方便银行查询企业的缴税信息、社保情况、用电量等数据,全面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对企业做出更精准的风险识别,解决以往对企业“看不清”“看不准”“看不起”而惜贷的问题,降低银行的调查成本与企业的信用风险。地方政府也可以引导小微企业成立互助担保基金,为企业成员贷款提供保证。保险业还应开发更多适应各类企业的保证保险,为贷款企业信誉加分,让银行安心放贷,激活小微金融链条。
从银行自身看,要迎难而上,把“向实”“扶小”落在实处。比如,眼下监管部门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设定了“三个不低于”政策,从增速、户数、申贷获得率三个维度考查小微企业贷款增长情况。但实践证明,只搞这种“目标管理”并不够,还应在产品研发、营销费用、贷款审批流程和业绩考核等各方面,对服务中小微企业加以倾斜。再如,以往银行对于对公业务大规模贷款的奖励较高,对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处罚却未见“宽容”,类似以规模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削弱了银行员工服务小微企业的积极性,也需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