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公益
PC版

“建党+公益”创新志愿服务模式

2017-09-07 09:32中国法务网浏览:

本网讯:“文明春风吹济宁,我家就住在都城,我为济宁添光彩,我光荣。敬业爱国献终身,道德规范记在心,改掉陋习树新风,我能行。”9月5日上午,在济宁市任城社区,爱心驿站负责人向记者展示了最近编写的三句半。他告诉记者,这些三句半是爱心驿站下属的文艺宣传队,结合创城内容编写而成的,目的是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创城,弘扬社区正能量。


“建党+公益”创新志愿服务模式

 

道德积累 传播文明 12人志愿服务队伍发展到267人

社区爱心驿站所在的社区兴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是济宁城区最老的小区之一,社区流动人口及商铺众多,社区管理工作十分棘手。后来,随着志愿者人数的不断增多,社区内“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邻里互助氛围也越来越浓厚。2015年5月30日,社区秉持“真诚奉献,志愿服务,道德积累,传播文明”的理念和宗旨,在社区志愿者协会的基础上创设了“爱心驿站”。当初12人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此时也已扩展到了267人,其中年龄最大的志愿者已经77岁,而最小的才刚刚12岁。

党建+公益 探索创新志愿者管理模式

“爱心驿站”成立后,社区探索建立了“党建+公益”志愿服务模式,成立了志愿者“爱心驿站”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广泛吸纳社会力量,组建了7支功能不同、群体不同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分别是爱心互帮队、治安巡逻队、文艺宣传队、青年服务队、健康咨询队、后勤保障队、回族特色服务队,它们分别为社区居民提供弱势群体帮扶、集体劳动、健康查体、文艺宣传等各种服务。

付出、积累、回报 “爱心驿站”获评全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据了解,“爱心驿站”自运营以来,组织不断健全,“付出、积累、回报”的社区志愿双向服务机制不断完善,大大激发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截至目前,“爱心驿站”共开展义务教育36次,救助困难居民28人,组织邻居节2次,开展邻里互助56次,开展文化演出128场,打扫环境卫生36次等,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解决了居民的实际问题。2015年,在省委宣传部、组织部、省文明办联合举办的志愿服务项目“四个100”先进典型评选活动中,“爱心驿站”被评为全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爱心驿站”作为一个爱心平台,使捐赠者体会奉献的乐趣,受助者感受爱心的温暖,搭起公益的桥梁,凝聚爱心,传递正能量。(责编:李凤伟)

版权所有@法务网